文青小旅行 艺游桃园

土地公文化馆示意图土地公文化馆示意图。(图/桃园市文化局提供)

新春假期何处去?不想到人挤人的大卖场或游乐景点,不妨来趟桃园知性小旅行。目前桃园市公、私立场馆已超过40处文化馆所,遍地分布于13个行政区,以桃园区、中坜区、及大溪区为数最多,分别有博物馆、美术馆及地方文化馆等3大类型,呈现出眷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及与地方文化发展等相关主题,也反映与桃园多元文化城市发展的特色。

桃园市政府文化局长期致力于文化艺术与城市历史的推广,陆续修复文化资产并转化为博物馆及地方文化馆等,采不同经营模式活化再利用,赋予馆舍新生命;并透过规画主题展览、多元的推广活动及文创商店等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与记忆;更与在地社群组织及学校等合作、连结,带动街区文化并传承文化价值。

知性文化馆所 展现艺术能量

桃园市第一座博物馆「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逐年陆续修复完成武德殿、日式宿舍群、公会堂及蒋公行馆等历史建筑,并结合旧城区特色与民间合作打造街角馆,充分展现大溪木艺及文化小镇丰富内涵之美。另外位于中坜青埔的桃园市立美术馆所辖三馆也各具特色,除了本馆尚在兴建,预计于2026年底完工外,儿童美术馆已于去年4月开幕,结合横山书法艺术馆,三馆所形成的充沛艺术能量为桃园带来崭新文化地景。

延平路食农故事馆。(桃园市文化局提供)

旧城区故事馆群 追溯历史风华

桃园及中坜两大旧城区有许多的日式宿舍及主题馆舍,包括77艺文町、淘动漫、米仓剧场、坜小故事森林、坜景町、中平路故事馆等各有特色,为老城区注入新的文化能量。另外,以杨梅国中校长张芳杰及教职员宿舍群修复的杨梅故事园区,南崁儿童艺术村专为儿童打造艺文小天地,也深具地方人文特色。

遍布各地的地方文化馆,代表不同的文化发展与历史价值的呈现,深具闽南特色的八块厝民俗艺术村和土地公文化馆,传承了闽南文化、民俗技艺与文化信仰。而改建自军营的「中原文创园区」于2023年底启用,宣告成为「年轻人的梦想仓库」。举办桃园文创博览会揭开序幕后,每周末办理各种表演、市集及美食等,以及不同展览、科技、动漫等主题特色艺文展演活动,成为桃园亲子游客休憩景点,更是孵化年轻人才重要的文创核心基地。

眷村铁三角 重温时代记忆

保存眷村记忆与文化的「桃园眷村铁三角」,如今以眷村文化再现眷村回忆的美好时光。马祖新村享有「桃园将军村」之称,现已成为发展结合眷村故事、文创手作、影视、眷村民宿等综合文创聚落,成为全台知名的眷村文创园区。太武新村过去是为戍守金门的官兵设置的眷村,目前除固定有823砲战故事展外,也转型成为艺文园区,举办许多艺术展演活动。宪光二村则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宪兵眷村,第一期修复区域于去年9月完工开馆,可以看到宪兵介绍及过往村史故事,园区内还有2024桃园地景艺术节的大型装置艺术〈龟吉拉〉作品,值得一游体验。

2025台湾灯会 融入在地特色

为呼应「2025台湾灯会」在桃园举办,文化局各文化馆启动灯光计划来共襄盛举,以永续环保及社区共创的精神,展现各馆的创意灯饰光环境,自去年12月底持续到今年元宵节。杨梅故事园区邀请艺术家、里民、杨梅国中学生等,运用废弃课桌椅共同创作;平镇延平路食农故事馆及77艺文町利用回收玻璃瓶制作节庆灯光装置;土地公文化馆于入口处装置祈愿大天灯,让民众体验民俗活动「钻灯脚」;木博馆与社头合作制作霓虹灯头旗灯牌;横山书法艺术馆响应青埔灯区,以「书写风景」灯光投影古代诗词及现代书艺,体现古今对话的视觉飨宴。(桃园市政府文化局广告)

坜小故事森林。(桃园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