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猫猫学做人
还要上很久的班,不能猫在家里就猫在社会。
从前有一群动物,聚集到一起为成为优秀的宠物而努力,它们学习温顺恭俭,取悦于人,后来它们中出现了一个叛逆者——猫。
从前有一群学者,聚集到一起为成为优秀的心理学家而努力,他们跟随老师弗洛伊德试图用潜意识去解释人类的行为,后来他们中出现了一个叛逆者——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这只叛出精神分析学派的“猫”,反对将“潜意识”和“梦”作为解释心理行为的“万能钥匙”,而是认为人的主动意识才是社会行为的主导,由此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后来有个叫宿南章的日本人出版了一本有关个体心理学的畅销书叫《喵得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宿南章并非心理学家而是一名……兽医。没错,这名宠物医生发现:猫咪的行为特征简直就是“个体心理学”的完美诠释!看,世间万物的联系就是这么奇妙!
《喵得乐》豆瓣
OK,各位铲屎官们,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能从主子们的身上学到什么心理学知识吧!
做猫的基本原则就是“老子想和你玩的时候,你就是可以随意贴贴的米饭粒;老子不想和你玩的时候,老子就是你永远得不到的白月光”,所以猫是宠物中的最琢磨不定的物质,永远保持着“波粒二象性”,与你的距离忽近忽远,与你的感情忽亲忽疏,与你的热度忽冷忽热。到底是一根猫条就可以唤来的萌宠,还是用狩猎目光凝视你的野兽,都要视主子们当时的心情而定。这种若即若离是猫咪的常态,也是它们的“个性”标签。
“课题分离”是个体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谓“课题”我们可以理解是一件事、一个决定、一个想法、一个计划等等,也就是一个具体的行为。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而去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应该和其他人、其他事“分离”开来。课题分离:在我们自己能完全控制并承担责任的领域中,每个人的行动和选择应当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而不应受他人的控制或过度影响。这一概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自己的“课题”应跟他人“分离”,同时我们也无权干涉他人的“课题”。一句话: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只能也只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猫与人的交往是“疏而不离”,人与人的交往也应该亲疏有度,这就是猫咪教会我们的社交原则。个体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而构建人际关系的边界感就在于“课题分离”。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把剪不断理还乱的朋友圈暂时做“分离”,你将会发现:其实做选择也并不难。很多时候,你所认为重要的因素其实都是无关因素,果断隔离,方能心中无碍。就像猫主子那样,想吃猫条就去卖个萌,想要独处就对铲屎官的呼唤充耳不闻,歌德说“我爱你,与你何干”,刘慈欣说“毁灭你,与你何干”,你要说“我做决定,与你何干”!
猫咪步伐优美,叫猫步;猫咪食不贪婪,叫猫食;猫咪姿态慵懒,在瑜伽中唤作“猫式”。正所谓:优雅永不过时,猫咪贯彻一生。无论行走坐卧,不管奔扑跳跃,都将“艺术”二字展现在每根毛发之上。哪怕流浪猫也不会在嗟来之食面前失了分寸,就算高贵血统也不会在赞美声中迷失自我。猫咪的DNA中镌刻着荣辱不惊,它时时刻刻将“优雅”的称号顶在头上,招摇过市,留下一路梅花。
追求优越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正是这种天生的内驱力,激励我们追求更大的成就,力图成为一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这种为优越而进行的奋斗是内在的,不仅会让个体提升,更让一切文化在历史层面上繁衍发展,引导着社会和种族永远不断进步。
追求优越的结果有两重性。正向可以激励我们追求更大的成就,使心理得到积极成长;负向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变得傲慢,缺乏社会兴趣,狂妄自大。因此,“追求优越”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需要我们掌握尺度,人可以“骄傲”但不要“傲娇”。
猫咪虽然一脸“老子比你优越”的表情,但并不让人憎恨和讨厌,是因为它们的优雅并不具备攻击性,而是一种对自己内在要求的外部体现。 所以我们不会认为学霸给学渣讲题时的那种无奈表情是一种鄙夷,也不会用盛李豪打羽毛球的姿态来嘲笑他“运动无能”。 生活中,该展现优秀的一面时不要碍于羞涩,该赞美他人的时候不要吝于华词,因为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
好奇心并不能杀死一只猫,求知欲才能创造新世界。猫咪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它们时刻巡睃着身边的环境,对每一个陌生的细节都刨根问底。它想知道每一种瓶瓶罐罐落地时的状态,它想感受每一团毛绒球体在爪中的触觉,它想看到每一堵高墙后面的未知景色。仔细观察社区里的猫群,你会发现群体里时常有远遁的身影消失,也总有新鲜面孔的加入,它们没有故步自封的束缚,生活里总是存在着诗和远方!
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也许是个体心理学中名称最燃的一个概念,阿德勒用其来特指人格的自由成分。创造性自我:个体通过自我决策和行为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不同于弗洛伊德所持有的“人格是由遗传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观点,阿德勒认为个体是可以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总结去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风格,确立自己的目标,决定自己的命运。而这一过程就是构建“创造性自我”的过程。
不可否认我们的某些能力和经验是来自于遗传和环境,但这些能力和经验只是“材料”而已,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去构建生活是可以选择的,而这种“使用方法”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 “创造性自我”所要表达的就是: 在塑造人格和命运的过程中,我们拥有这样一种主动力量,它让我们可能直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非被动地被命运决定。
弗洛伊德将世间一切的问题都归因于性欲问题,认为潜意识和遗传物质控制着个体的行为,影响着命运,仔细想想其实其散发出浓郁的宿命论味道。阿德勒提醒我们:影响人成长的要素有三个,遗传、环境和创造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它将前两者结合起来,是克服人生障碍,创造自己生活的核心技能。
“羊水是人生的分水岭”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很哲思,但其实是在给“生活惰性”找借口。不可否认,不同个体的初始状态不尽相同,但谁规定了只有一路领先才能率先冲线?倒数第一的逆袭在现实中并不罕见!人是有意识的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要主动“阉割”自己的创造能力,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摘掉乾坤圈,你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猫咪并非典型的群居动物,它们有着较强的领地意识,猫爬架上总有几个位置是某只猫的专属,但身为“矛盾圣体”的猫咪却意外地热衷并擅长搞社交,天冷时会井然有序的抱团取暖,进食时并不会不分敌我的哄抢,甚至哺乳期母猫对于当“奶妈”这事都非常不排斥。它们总以一种鹤立鸡群的姿态,做着鹤翔鹿鸣的事情。如果其他宠物占据一颗星球,它们也许会内斗不断,争食抢地,但唯独喵星会迅速达成平衡,猫咪们各自盘踞领地,时而独自EMO,时而相聚发呆。猫享受孤独但拒绝寂寞,热衷特立但反感独行,既喜欢一只猫的狂欢,也同时喜欢着一群猫的孤单。
“社会兴趣”指人具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个体心理学,虽然名为“个体”,其实是强调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社会兴趣”理解成是一种与别人交往的情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是一种对社会的认同能力。它的本质是一种人对于其所生活的环境(社会)的一种和谐共生的依赖感。
阿德勒 甚至 认为有无 “ 社会兴趣 ” 是衡量个体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 也就说保持一定 “ 社会兴趣 ” 的 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这并非是要求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要有多高尚,而是说如果你认同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就会自然而然地会希望自己做点什么让它变得更好,而不是让它崩坏, “兔子不吃窝边草”就是这个道理。
建立“社会兴趣”最佳的时期就是幼儿期,唤起和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才是父母最为重要的任务。当我们把很多社会问题都一股脑儿地归因于“童年阴影”的时候,是否有人追问过“为什么”呢?这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教育问题,个体心理学认为“社会兴趣”的起源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早期互相作用而产生的,注意是“产生”而不是“教导”,也就常说的“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那这种情绪将会被孩子感受和接纳,并不需要父母再用语言做解释。反之,如果爸妈一边把共享单车锁在家里,一边教育孩子要学成栋梁回馈社会,这种割裂感只能造就扭曲的三观,别说孩子了,就连成年都想骂一句“精神就是这么分裂的”!请像猫妈妈们那样,对待你的孩子,让它们知道:可以成为独行的Supermiao,但不能破坏喵星呦!
每一只猫都独具个性,就像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让其拥有存在意义的则是这个由无数“个体”形成的社会。从喵主子们的身上,感悟一些“个体心理学”,愿我们也能像它们那样——自由得像“喵”一样!
编辑:Yuri
撰文:鱼龙曼衍
设计:月明
排版:Lydia
图源:豆瓣、小红书、视觉中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