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工行假金条”和“胖东来玉石暴利”,要负法律责任!
最近,有关“工行出售掺假金条”谣言引发广泛关注。7月2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8起涉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上海46岁男子陈某为博眼球吸粉,编造“工行假金条”谣言,误导网民关注讨论,影响相关单位正常经营,目前已被依法追责。
事情源于今年5月7日,有网友爆料朋友在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辖属南翔支行购买的两款金条,在金店加工时黄金变黑,质疑金条掺假。5月9日晚,该支行回应,经与客户协商,将金条送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检测,送检、取报告环节均由嘉定公证处公证。检测显示金条金含量99.99%,无质量问题,疑似杂质为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结论获客户认可。
还有一件事,是柴怼怼污名胖东来玉石事件。
“柴怼怼”是玉石领域网红博主,有28万粉丝,也是温州某珠宝公司运营者。
胖东来系河南零售企业巨头,旗下有多商超门店,2024年因管理和服务模式走红。
2025年4月初,“柴怼怼”质疑胖东来玉石业务“低成本高售价牟取暴利”,举例称成本几百元的玉石售价几千甚至数万元,还对比自家产品贬低胖东来玉石,称买其玉石是交“智商税”。
4月5日,胖东来称“柴怼怼”涉嫌商业诋毁,拟起诉并追责不低于500万。4月8日发布回复说明,指其言论无数据支撑,涉嫌诽谤和不正当竞争。4月9日公布和田玉销售情况和毛利率,4月10日承诺若商品有问题承担责任。4月25日,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和名誉侵权案在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索赔不低于500万。
5月5日,“柴怼怼”回应网友质疑,称自己只是分析商业模式,还否认一些负面传闻。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检查后,公布胖东来玉石销售合规,平均毛利率不超20%。5月3日,抖音下架“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视频,限制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5月17日,法院裁定冻结“柴怼怼”及关联方名下600万元财产,责令删除侵权视频、禁止新内容发布。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无论是对工商银行类企业还是对胖东来类商家,都要对其商业信誉负责,任何人绝不可以信口开河,乃至造谣污名,否则,则是法律代价。
商业信誉是企业和商家的无形资产,代表着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直接影响着其市场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信口开河、造谣污名等行为不仅会误导公众,破坏市场秩序,也侵犯了企业和商家的名誉权。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自由的同时,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