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加獨」大審:叛亂不成罪,加泰隆尼亞為何憤怒不息?
图/法新社
【2019. 10. 15 西班牙/加泰隆尼亚】
西班牙的「加独」大审:叛乱不成罪,加泰隆尼亚为何愤怒不息?
「司法判决?这是政治报复!」西班牙最高法院14日上午,针对「2018年10月1日加泰隆尼独立公投案」(1-O事件)作出刑事判决,尽管法院认为检方求处的「叛乱罪」并不成立,但以加泰独派大老、前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容克拉斯(Oriol Junqueras)为首的9名被告,仍被定罪「煽动罪」或「非法挪用公款罪」,分别遭处9~13年重刑。判决传出,数万名愤怒的加泰隆尼亚民众随即于首府巴塞隆纳发动大规模示威,并强力瘫痪了国际机场、AVE高铁、以及各大联外高速公路等陆空干道,同时不排除升高抗争等级,意图将「加独之火」一路延续到11月10日的西班牙国会重新选举。
10月14日的「加独大审」判决,控诉的对象是「主谋发起」2018年10月1日独立公投的加泰独派大老。西班牙检方指控,时任加泰自治政府明明知道2018年公民投票,明显违宪、且不符西班牙公投法的法律程序,却仍不顾宪法法庭的判决与警告,坚持违法发起投票,进而煽动「西班牙民主化以来最严重的宪政与主权危机」。
根据西班牙中央政府的说法,俗程「1-O公投」的公民投票,自始至终「都不具备任何效力」:一方面,是因为西班牙的公投程序必须经由中央政府核可,地方自治政府并不具备启动公投的合法权力;二方面,是西班牙宪法明文强调「领土主权的完整性」,因此加独公投,于政治实务或法律制度上,皆不具备实际可行性。
西班牙最高法院认为,加泰隆尼亚自治政府是从2012年开始启动「独派进程」(Procés),时任自治政府主席马斯(Artur Mas)启动了「独立咨询」计划,并不顾中央政府的反对,动用自治区预算迳自于2014年11月9日发动了「咨询性独立公投」,此一结果(8成支持独立,但投票率只有4成)遭到马德里中央政府的谴责与清算,但加泰独派的团结共感,却反被西班牙中央的态度给刺激、进而更发坚决与激烈。
「被控的被告们,明明知道公投建国是不可能的幻想,却不断用错误的资讯、不切实际的法理逻辑,向一般民众堆叠出『独立幻想』——他们的行为与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一头积非为是的『奇美拉』(希腊神话中,一种幻想出来的『混种神兽』),试图用谎言来煽动人心、用谎言来走入绝境。」最高法院表示。
图/欧新社
西班牙检方认为,加泰隆尼亚的独派政府试图透过非法的公投行动来「煽动民心」,进而「诱发社会暴乱」,迫使中央政府无法有效统治加泰地区,企图以此达成「其实不可能实现的分离主义野望」——鉴此,西班牙中央政府才在2017年底逮捕10多名涉案的独派官员,并以「非法挪用公款」、「渎职」、「煽动罪」与「叛乱罪」起诉。
然而在10月14日的最高法院判决里,法官团队认为「加泰独派并没有策画、或动用足够定罪程度的『暴力行为』」,因此在事证不足的状况下,「所有被告的『叛乱罪』指控,皆不成立。」
「叛乱罪无罪」的消息传出后,巴塞隆纳街头收看判决直播的数万独派支持者,瞬时欢欣鼓舞、高声庆祝,谁知气氛接着却急转直下,「但『非法挪用公款罪』有罪、『渎职罪』有罪、『煽动罪』也有罪。」
根据法院判决,被定罪的9名大老,各自被判处9~13年的有期徒刑,其中力主公投进行、本身也是强硬独派的前加泰隆尼亚自治政府副主席——容克拉斯——刑期最重,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尽管他在「1-O公投」后就已被逮捕,收押至今已长达712天,但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6月才有机会申请假释。
容克拉斯等人获判重罪的消息,让巴塞隆纳的独派集会群情激愤,大怒的群众于是涌向街头——一部份人开始封锁公路;另一部分则在在铁轨上堆叠、焚烧杂物,阻碍高铁运作;但剩下的数万人则集结涌向巴塞隆纳的普拉特国际机场(BCN),除了成功封锁联外公路外,人群更一度占领航厦大厅,迫使机场瘫痪、至少110架次航班起降因而取消。
图/美联社
针对高铁封锁与机场占领,加泰隆尼亚自治警队(Mossos d'Esquadra,在独立公投中听命独派政府,但后来却被中央接管、架空、重组的警察部队之一)也多次发动镇压冲锋,并与示威群众大打出手——之中,一名22岁的示威者被警方的橡胶子弹打碎眼珠、永久失明——各区通报亦有多人被捕、百余人受伤。
虽然加泰独派表示,普拉特国际机场的瘫痪行动,是参考「香港反送中」的示威手法,其串联平台则自称为「民主海啸」(Tsunami Democràtic);但比较特别的是,该机场与巴塞隆纳港都属于中央政府的直辖资产,在「1-O」公投之前,马德里方面就曾多次威胁要封锁加泰隆尼亚,因此本回加独针对机场行事,也多少带有「挑战中央权威」的态度。
许多西班牙的统派意见认为,容克拉斯等独派一直把「革命建国」放在嘴上说,但要搞革命那有不流血不流汗的?如今因此获罪入狱,岂不是「刚好」而已?加泰隆尼亚人既不承认西班牙的统治主权与法治,那又凭什么高喊「司法不公」?
但加泰独派与部份西班牙自由派的意见却认为,加泰隆尼亚的统独争议,「从头到尾都是无法单讲字面法律的『政治问题』」。各种定罪,渎职、非法挪用公款、藐视法庭,都属于合理范围;叛乱罪无罪,亦是准确;但真正有疑义的,却是针对「煽动罪」的政治定义。
西班牙大报《国家报》的社论就认为,在缺乏策画暴力的直接证据下,煽动罪已是仅次于叛乱罪的最重罪行,但司法系统与加泰隆尼亚民间对于「煽动」的定义,却有巨大的落差。
法院认为容克拉斯等人「煽动暴乱行为与反政府主张」;但独派意见却认为,独派团体主张的,始终都是和平理性非暴力的不合作路线,所谓的「煽动」只是呼吁人民守护投票,走上街头发声群众意志的诉求。如果不是中央派出的国家警察阻止投票、查扣票箱、攻击票务人员与投票群众,「各种暴力行为根本都不会发生。」因此政府讲的失序、暴乱、反政府行动,都是省略掉被动语态的争议言论,「西班牙中央连给加泰隆尼亚人合法投票的机会都拒绝,究竟凭什么指责我们『反政府』?」
《国家报》的社论认为,加泰隆尼亚的统独矛盾「是政治问题,只能政治解决」,因此呼吁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六世(Felipe VI)与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或许可以考虑用「特赦」快刀斩乱麻,一方面化解加泰民间「政治入狱」、制造「独派烈士」的危机,一方面也能加速中央地方的和解沟通进程,展示出桑切斯新政府的不同手段与自由派姿态(当时镇压独立公投的,是人民党的保守派前首相拉荷义;但人民党政府,后来已被不信任案拉垮下台)。
图/法新社
但「特赦」路线貌似容易,实际运行起来,却充满了算计陷阱——像是国王菲利普六世,在独立公投期间就一直直白、不留情面地谴责加泰独派「阴谋颠覆国家」,要能说服王室改变立场、和解介入,似乎有一定难度;同时,虽然桑切斯与他的社会工人党「对于加泰问题相对温和」,但中央政府「守护主权,不容分裂」的立场却不太有让步的空间。
此外,桑切斯目前正因选后组阁失败,而受迫要于11月10日举行国会重新选举;选前敏感时机,他几乎没有政治筹码,足以冒险特赦或与独派主动和解。因此14日判决出炉后,首相也只能强调「尊重判决,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另一方面,在本次判决中,虽然作为自治政府副主席的容克拉斯刑期最重;但真正的「1-O公投主谋」——前加泰隆尼亚自治政府主席,普吉德蒙(Carles Puigdemont)——却也被法院点名,指控他「背叛民众,自己跑到国外、跳船逃命」。
普吉德蒙在2017年公投后,虽曾宣布「加泰隆尼亚建国独立」,但独立宣言不仅没被国际承认,在西班牙政府冻结加泰自治权、派出部队接管政权后,普吉德蒙也连夜逃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展开流亡至今。
西班牙检方表示,在最高法院判决出炉后,他们已即刻重新启动了针对普吉德蒙的「欧洲通缉令」。但普吉德蒙会否就逮?欧盟与比利时又该以什么立场回应西班牙的「政治捕抓」?各种问题与争议也都连动着容克拉斯等人的「特赦」可能性。
目前加泰隆尼亚议会、自治政府都已表达了「坚决反对最高法院『政治追杀』」的立场,现任加泰政府主席多拉(Quim Torra)也请求与首相、国王「紧急会面」,试图解决这场政治危机。
与此同时,一向支持加泰隆尼亚民族自决,并丝毫不掩饰独派立场的世界级足球名帅、英超曼城队总教练瓜迪奥拉(Pep Guardiola),亦向《BBC》等国际媒体发出严正声明:「在威权压迫中止前、
在我们找到一个和平且民主的解决共识前——加泰隆尼亚人的抗争,永远不会结束。」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