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从昔日荒滩小村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蜕变之路

完备齐全的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别具一格的城市公园……再次走进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目一新。

近年来,在自治区、拉萨市的坚强领导下,曾经的荒滩小村已蜕变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座经济蓬勃发展、生态清新秀美、社会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如璀璨明珠般在高原崛起。如今,拉萨高新区发展愈发协调有序,产业层次持续优化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美好景象。

从荒滩小村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拉萨高新区在发展历程中以生态建设为首要前提,民生保障为核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旨在创造宜人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拉萨高新区全力推动城市生态建设。一是推进城市更新,围绕建成区排污能力不足、城市内涝等问题,累计投资近10亿元实施北组团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道工程(一期);二是推进城市绿化,累计投资近 11 亿元建成 14 个城市公园,总面积 3186.11 亩,占建成区总面积 25.26%,达成城市绿地舒适圈,满足居民需求,同时投资 1.2 亿元启动三条道路优化项目;三是推进国土绿化,累计投资近 5 亿元支持拉萨市南北山绿化工程,总面积达 6.02 万亩,分 19 个片区由 15 家企业承建,带领农牧民群众科学治理沙化山体 939.15 亩,形成混交林,阻止沙丘前移扩展。该地从荒村发展成生态宜居新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

民生保障是拉萨高新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民生保障优先,聚焦民生诉求,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在教育办学领域,近 5 年累计投资超 6 亿元,建成超10所公立学校,打造“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还推进了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在卫生健康领域,近5年在累计投资超1.3亿元,先后建成街道卫生院1所、日间照料中心1所,正在实施北组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在社会保障和就业领域,近 5 年累计投资近 8000 万元,安置来自曲水、昌都三岩430余户搬迁群众,采取多种举措促进搬迁群众增收和就业,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万余元增长到2.5万余元;建立领导干部与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机制促进其就业创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 100%。在城乡建设领域,近 5 年累计投资超 48 亿元,实施“美丽乡村·住房改造”、乡村道路“白改黑”等项目,打造多元一体的新型农村。

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招引、培育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高新区招引、培育的企业主要涉及数字经济、金融服务、高新技术领域,其中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个(西藏自治区共 4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61 家(占西藏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半)、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1 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1 个,还有自治区级研发中心 1 个、重点实验室 2 个、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3 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4 个。近 5 年,拉萨高新区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82.16 亿元,从 38.61 亿元增至 66.22 亿元;累计实现税收 213.42 亿元,从 32.48 亿元涨至 46.93 亿元;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4.43 亿元,从 13.21 亿元升至 17.14 亿元;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21 亿元,从 12.35 亿元达 21.74 亿元;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91.45 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2.73 亿元。从昔日的荒滩小村到如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聚了无数高新人的智慧与汗水,是政策支持与科学规划的成果,更是时代发展的生动写照。

乘势而上,勇毅前行。下一步,高新区将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更多辉煌,为拉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争创雪域高原上熠熠生辉的发展典范。(周洁 吴金朋)

来源:新华网西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