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枯水期視察陜甘黃河 被質疑「去上游不敢去鄭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新华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肃、陜西一带视察,强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并指示中央和地方要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习选在秋天枯水期视察黄河为那桩?有外媒指「习借黄河唱高调,保护红色资源」。但也有评论称习视察黄河,应该要去饱受水患之苦的郑州,到上游视察是「作秀」。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习近平12日在甘肃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表示,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民日报」也大篇幅报导,习近平把黄河视为母亲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只是,外界质疑,此时正值入秋枯水期,习近平为何到黄河唱民族复兴高调?

中国近代史学者宋永毅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既没有新的治水成果,也没什么水患,他跑到那里去主要显示他是个战略家,纯粹是作秀。」

宋永毅还提到「习近平往老家跑是迷信风水」,习近平一直认定陜西是龙兴之地,北京现在地气不好,退休年龄推迟、老百姓都怨声载道,经济政策也引发不满。习跑回老家就能接地气、接龙气。

宋永毅表示,习近平造雄安新区也是迷信,曾有占星术士说把雄安建造起来,对他「皇帝坐长」是有好处的。现在看来纯粹是浪费钱,沦为鬼城一样。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蔡慎坤则表示,黄河的水患不在上游,而在中下游。郑州问题太多、积怨太深,在地铁里死多少人都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数字都没有公开,习近平也不敢去。

2021年7月郑州发生洪灾,郑州地铁5号线在暴雨下继续运行,官方宣布只造成10余人死亡,却不让查看车内状况,只以黑布覆盖列车,引发外界高度质疑。

蔡慎坤认为,习近平到黄河、陜西考察,可能意在从意识型态或其他项目做点文章,转移经济衰退的焦点和人民焦虑的话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