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能源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周奎:不断丰富储能检测传感技术,呼吁共建储能安全通用数据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成都报道

11月1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组委会支持,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作为智库支持的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

圆桌对话围绕《能源法》正式落定,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储一体化实践进行探析。西清能源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周奎参加了圆桌对话环节。

周奎谈道,新能源之所以谓之为“新”,是因为形势和需求发生了变革,因此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转变。而在当下,面临的形势体现为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迫切需要从法律层面提供根本准则和依据。对于《能源法》的解读有很多,但大家几乎都有一个共识,即绿色、新能源是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的。

周奎表示,“提到新能源就离不开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以往谈的是‘源网荷储’四要素,随着‘双碳’目标的到来,现在延伸成‘源网荷储碳数’六大要素。西清能源认识到了这一发展转变,致力于提供优秀的能源系统数字化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就是以碳排放为驱动、数字化为手段,为能源发展做赋能。”

周奎坦言,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仍然存在推广问题。“以‘光储充’一体化的场景为例,这两年‘光储充’兴起了不少项目,但示范性质居多,纯以自发驱动的项目少,这之中关键的就是经济性问题。”

本来市场对光储充的期望是1+1+1实现大于3的效果。但是目前来看,光储充项目的储能经济账还不如一般的工商储项目。因为光储充项目中,车什么时候来有很高不确定性,对负荷把控不准,储能调度就很难发挥效果。该发挥的时候不具备能力发挥,就是目前具象化的问题。

而类似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更加科学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还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协同运营方案。

当下,储能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安全。2021年储能行业一度迎来爆发年,但是一起安全事故让整个储能行业都踩下了急刹车。

“新型电力系统当中,储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肯定风险几率是存在的,干的事情越多发生事故的数量或者影响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主动安全对于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行业对于该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周奎表示,“在我们看来,围绕主动安全,可以从两方面来做。一是增加多维感知。只有看得更多的数据,才能够知道更多。这两年,行业不断有一些新的技术出来,包括声纹、压力传感、超声探测等等,我们要不断丰富这些传感的技术。二是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怎么分析,就要借用AI技术,这就很依赖数据和积累。”

周奎建议,围绕储能主动安全,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知识库,把一些关键数据和经验做法分享出来,对大家而言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