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陈怡如:化陆资为成长养分

文/陈怡

近日,台湾经济上有许多大事,跟资本市场有关的就是从代操政府基金经理人自肥引发的一连串效应;再者,就是陆资来台入股台湾企业引起的产业重整风波

但有一件大事却被忽略了,那就是东协国家启动十六国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美国总统欧巴马也来到亚洲访问并推销TPP(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等国际大事,台湾却独独被排除在外,在台湾讨论的声音不大。而璨圆以低于净值二成售出一九·九%股权厦门三安光电,却引起轩然大波。

巧妙利用陆资提高国际地位

台湾的经济发展中国大陆密不可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两岸的交流也比政策的开放还要频繁。尤其,台湾希望打造成亚太营运中心,就要吸引大量的外资来台投资,陆资也是外资的一环,台湾更应该好好的利用陆资才是。

如果说陆资只是想用钱来砸台湾,早在二○○九年六月开放陆资来台开始,陆资就可以大批来台了。但是至今三年的时间,陆资才进来了三亿多美元,主因是台湾开放的和陆资想要的不同,由此也可见得陆资不是纯粹的想要买台湾,「投资效益」还是最重要的考量

也因此,直到今年第三波的开放,累计制造业开放二○四项、开放幅度九七%;服务业开放一六一项、开放幅度五一%;公共建设开放四三项,开放幅度五一%,再加上两岸投保协议签定,才开始促成一些比较大型的投资项目成型

出海多年陆资不再是冤大头

再从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轨迹来看,初期中国以国家战略为主,主要都是配合中国的国家需要,锁定对象是外国的金融、矿产、能源等行业;但这些都是具备主权概念的行业,中国即使出大钱也买不到好东西。像中投公司花三○亿美元投资黑石投资近一○%无投票权股权,五年来仍亏损五成,给了中国一个很大的教训,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才变得务实。

中国企业最成功的海外收购案,应该就属联想收购IBM的电脑部门了,而这起收购案的成功,是来自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商机,联想藉收购壮大了规模,也才能在中国市场击退国际品牌

至此,中国的海外投资也转向收购品牌、与中国消费市场有关系的标的,收购案一定是要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像是吉利汽车收购VOLVO就是近期才发生的鲜明例子

复星集团入股未上市的维格饼家为例,复星集团总市值高达二七三亿港元(约合新台币一○二五亿元),维格增资后股本只有二·二五亿元,若以复星集团每股八○元入股的价格计算,维格总市值不过一八亿元新台币,两者规模相差悬殊,复星集团花三·六亿元入股维格二○%股权,对复星集团而言实在是小到不行的投资案,但是复星集团为此在台湾开记者会,更同步发新闻稿给中国、香港媒体,显然是重视这项投资案。

两岸合作效益双方各得其利

为什么呢?复星集团投资维格,看上的不是台湾的凤梨酥市场,而是维格能够将糕饼自动化、大规模生产,以及为产品说故事的能力。复星集团入股维格,最希望的是维格将这一套经营模式带到中国市场发展,壮大复星集团旗下的零售、服务事业。

维格能够吸引中国最大民营企业的投资,是其具备糕饼业非常难得的能力—自动化,以及中国服务业最欠缺的才能—创造力。而维格获得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帮助,攻占大陆市场可说是如虎添翼。走出台湾之后,维格未来的营收与获利成长,实在是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台湾的文化创意始终引领着大中华地区,维格引进复星也都获得市场上的认同。而璨圆引进三安光电,情况似乎就复杂多了。

持平而论,三安光电入股璨圆的目的,也是放眼再扩大市场规模,而璨圆则是获得其最需要的资金挹注,在商言商,这是对双方都有帮助的一项入股案。而最敏感的地方在于,中国和台湾双方在全球LED产业属于竞争关系,中国大陆又是LED杀价竞争的始作俑者,LED会有今天的「惨」况,中国大陆算是元凶之一。

璨圆引进中国大陆最大的磊晶厂,无疑是帮着敌人来打自己人,难怪会让自家人跳脚。可是,璨圆和三安光电各取所需,除非台湾现在有人愿意跳出来拦截,帮助璨圆度过艰困,否则以民族情感来挞伐璨圆,实在是说不过去。

延续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想法,如果璨圆不具备投资效益,三安光电也不会有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表示台湾的LED业仍具备投资价值;但是从这宗入股案,若可以激发台湾LED业的向前发展,努力不让中国企业追赶上来,也算是不失其意义了。

本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701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