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深圳,在“互相伤害”

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火爆的清明假期。

清明,跟我妈去给我姥姥姥爷上坟。平时40分钟的路程,这次被堵在坟前3个多小时。

某八线小县城的小破村儿,这两年不知道被哪位高人指点,蹭了点噱头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景点。

虽然跟我家祖坟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因为是同路,还是被波及了。

我向来讨厌人多的地方,本想着去乡下躲躲清净,结果老家给我整这死出,弄得我是全程暴躁。

事后,我妈心有余悸地感慨,明年说啥也得提前弄,这也太吓人了。

照现在的情况看,文旅会是提振消费的主阵地,所有的假期无论什么主题都会演变成出游的狂欢。

错峰上坟,还真不是一句戏言。

我的感受不是个例。

深圳和香港,双双被假期经济搞得心态爆炸。

今年,香港的复活节假期跟清明假期离得很近,很多香港居民索性就凑出了一个小长假,跑内地大玩一场。

作为第一站的深圳,自然就“遭了殃”——

人实在是太TM多了!!!

根据深圳媒体报道,3月29日,也就是复活节假期首日,香港各大口岸、包括高铁站、港珠澳大桥在内所有的交通要道,全部沦陷。

罗湖和落马洲都是久经考验,见识过大场面的老牌口岸了,直接被逼到“公开赶客”:紧急呼吁大家选择其他口岸。

有香港市民面对记者的采访当场发飙,大意是:

“九点半堵到现在,老子要回家”。

有人说,香港人还是“娇贵”,没有体验过十年前的春运,这次算是好好地补上了一课。

话也不能这么说。这阵仗,就是内地人也没见过几次。

香港海关大厅的电梯被挤到全线故障停运,大批游客不得不拖着大包小包转战消防楼梯。

根据香港边检总站的数据,仅3月29日当天,入境旅客达到了88.2万人次,创下了恢复通关以来的最高记录。

其中,深圳的过夜率达33.54%,较2024年春节提升9.15个百分点。

深圳的夜生活本来就比较丰富,尤其是跟江浙的“性冷淡”城市相比。

香港人一来,直接把原本就火爆的店面,直接干到了瘫痪。

4月1日,我在深大想约朋友一起吃个饭,搜了十几家好评馆子,排队至少40+。最后不得已,在地摊儿上,吃了两份猪脚饭。

面对如此盛况,很多深圳市民自觉选择了“暂避锋芒”——减少外出,把资源让给游客们。

然后,静静等待清明假期的到来。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就在香港人在内地疯狂消费的同时,内地的清明节假期也悄然到来。

恰逢香港正在举办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还有几场比较著名的运动赛事同样特意安排在清明假期期间。

这目的就非常明显了,香港也在铆足了劲儿提振消费。

根据香港入境处的数据,清明假期前两天,进入香港的人数为36万余。虽然绝对值上不如内地,但是考虑到香港的体量和这两年的特殊情况,这个成绩也算喜人,大体上恢复到了疫情前七成左右的水平。

相比于港人去深圳,这种相对纯粹的娱乐消费行为。内地人去香港的花样可就多了。

比如,买黄金;

比如,开银行账户,买保险;

这也就造成了,尽管人数还“略显寒酸”,但是实际产生的消费额并不小。

总而言之,在深圳和香港的这场相爱相杀里,大部分局内人都是有得有失——市民损失了些生活便捷,但是游客产生的消费最终也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补贴回去。

唯一受苦的,就是深圳各大口岸的工作人员了。

向他们致敬。

从今年开年以来,在我的所见所感里,香港和深圳,或者说香港和内地的融合进度,肉眼可见的加速。

不可否认,这里面有官方的引导。

但是,一些微小的,令人欣慰的变化,也在发生。

之前,谈到香港旅游体验,很多内地游客都觉得香港人脸臭,服务态度不好。

香港人觉得,内地人吵闹,没有素质。

但是,这个假期,在小红书以及抖音上,攻守关系出现了翻转——

深圳人觉得香港人吵闹,香港人开始觉得深圳服务态度一般了。

是不是有些黑色幽默?

跟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相关的帖子里,没有激烈的骂战,反而出现了互为彼此的开解。

这是好事,好迹象。

仔细想想,这么多年以来,内地和香港的彼此误解,都源于共情能力的缺失。

当角色无法互相代入的时候,猜忌和怨恨就会产生。

相信随着互融的深入,一切都会往好的地方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