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12年 食脑变形虫再现 30岁女发病7天亡

俗称食脑变形虫的「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图为美国CDC的显微照片。(路透)

相隔12年,国内出现史上第2例俗称「食脑变形虫」的阿米巴脑膜脑炎个案,为新北市30多岁女性。医师指出,由于症状无特异性、难以早期诊断,且无特效药,一旦发展为脑炎,死亡率为99%,提醒民众泡温泉或戏水要小心。

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说明,这位女性近期无国外旅游史,发病前曾两度前往室内亲水设施游憩,今年7月26日出现头痛及肩颈僵硬症状,后续出现发烧、畏寒、头痛、颈部疼痛抽搐就医,后续病程进展快速,于8月1日死亡。

诊疗医院通报不明原因脑炎,采集检体送疾管署实验室检验,确认为「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感染导致脑膜脑炎,地方卫生单位已对该室内亲水设施进行环境采检以厘清感染源,并依《传染病防治法》第21条,请业者预防性停业及进行环境清消。

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1965年在澳洲发现首例人类感染病例,近5年巴基斯坦、美国、泰国、印度有零星个案,以7至8月为多。我国曾于2011年确诊1例因接触温泉水感染而死亡病例,75岁男性泡温泉后出现头痛、颈痛、食欲不振、手脚发麻、全身无力等症状,发病后25天死亡。

台湾寄生虫学会前理事长、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长黄高彬指出,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生活在自然界,过去国外案例都是发生在人烟较稀少的野外水域,一般游泳池若使用经处理的自来水源,出现阿米巴原虫的机率微乎其微。

黄高彬指出,阿米巴原虫会从鼻腔进到人体,沿着嗅觉神经往上跑,到达脑部中枢神经;由于症状没有特异性,难以早期诊断,且目前没有特效药,一旦进展到脑炎,病程发展快速,查出感染原因时恐怕已来不及救治,死亡率99%。

疾管署提醒,该疾病潜伏期约1到7天,发病后病程进展快速,初期症状为头痛、发烧、恶心、呕吐,之后出现颈部僵硬、抽搐、意识变化、谵妄、昏迷等的脑炎症状。

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好发于夏季,疾管署吁请民众在戏水或泡温泉时,应避免水进入鼻腔,或是将头部浸泡于水中;于自然水域戏水时,应避免搅动底部的池水或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