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宣布,中国研发颠覆性无人机,空中瞬时分体,瓦解防空系统

曾几何时,空中解体对于一个飞行器来说是致命打击,但是现在中国科学家在《航空学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可以一变多的无人机技术颠覆了这一观点。

也就是说,一个无人机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单独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以一个整体的形式飞行时的速度和同类型无人机一样。

临近目标,为了突破防空火力的拦截,它们就会解体,每个部位都是独立的无人机,有独立的推进系统,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战术配合,提高突防能力。

分体后的无人机个体更小,雷达捕捉难度大,一变多的形势能更好的寻找防空火力薄弱点,提升任务的达成率。

其实无人机用于战争从二战时期就开始了,但是分体式无人机技术到现在还是独一份,就连一直在无人机方面领跑的美国也只是停在设想层面。

早在2016年,美国海军就曾进行使用无人机“集群”进攻“宙斯盾”防御系统的模拟演练。

结果证明,防御系统不能有效的摧毁前来打击的集群,比如演练中,有一组8架无人机组成集群,向多个目标进攻,此时的防御系统无法合理分配防御火力,总有那么几架无人机突防。

美国海军对这种攻击模式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每次进攻,会有2.8架无人机成功突防,完成打击任务。

简单来讲,防空系统不会在发现要拦截的目标时候就集中火力去打击拦截,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这是不是声东击西的做法。

所以防御系统是根据雷达发现的目标数量,依靠内部算法,去协调匹配的火力进行拦截,还要预留一些火力去防御后续来犯之敌。

所以之前的防御系统在遇到大集群攻击的时候,因为算法的落后,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算法的发展,防御系统会拥有更精准的算法,来犯之敌的数量、路径和目标的预测也越来越精准。

所以说,为了提高突防成功率,必须有一个更方式打它个措手不及。

英国的BAE系统公司在2017年提出分体式无人机的构想,也就是无人机以组合形式长途奔袭,接近目标的时候分体,单独执行任务。

这个构思很好,因为这样就能迷惑防御系统进而提升突防成功率,毕竟雷达扫描到只有一个目标,这边已经在分配防空火力了。

但是目标一变三、变四甚至是六个,各自独立飞行了,飞行轨迹和目标任务跟之前的整体完全不同,并且他们之间能够协同作战,这让防御系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就大大提升了任务成功率。

但是这个构想一直有一个问题无法突破,也就是机身、雷达罩、座舱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合理的方法让他们从整体机分裂出去,所以这个一直到现在,英国BAE系统公司的构想还停留在概念图层面。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很多无人机在分裂后,飞行性能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法正常飞行,更不要说执行任务了。

多国研究表明,这种组合式无人机体要想保证每个组合单元的飞行能力以及通讯、协作等能力,只能让体积变得更大,被雷达发现的风险就会倍增。

同时,体积庞大就要牺牲续航能力,没有足够的续航,一切都是空谈,并且,分裂后每个单元难以精准控制,这些问题劝退了很多科研人员。

但是这项技术在今年被我国南京航空大学研究团队给攻克了,这款无人机是划时代的产物,以至于吸引多家外媒争相报道,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架无人机的特别之处。

据了解,这款无人机的外形和普通的多旋翼无人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无人机的组成部分却大大有乾坤。

这个无人机的旋翼,就是小型的无人机单元,在飞行过程中,这架无人机能分裂成2架,或者3架甚至是6架。

分裂出来的旋翼能作为独立单元,稳定飞行甚至是悬停,并且分离后的小无人机相比组合无人机,飞行效率更高,也更加灵活。

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一片旋翼就能成为一个无人机,那是因为每一片旋翼上,还有一个螺旋桨,为其提供升力,每一片旋翼上都有独立的电池为其提供续航能力。

据了解,该组合无人机的灵感来源于枫树的种子,为了种子的传播,它的外形和飞虫的双翅很像,所以在有风的时候,种子就会随风飘散,同时还会分裂开,保证每一个种地分散传播。

这样的原理和无人机攻击目标不是一样的嘛。

其实这个想法美国在2012年就开始研究了,但是他们在控制空中分裂,以及分裂后各单元的控制上一直无法突破。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没有被困住,将电池和螺旋桨装在旋翼上,根据任务的不同,每片旋翼的装备也不一样,这样就能独立承受不同的任务荷载。

我国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后,获得了美国著名军事学者海耶·凯斯特卢的高度评价:这项创新可能会彻底改变无人机战争。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战场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现在不论是俄乌战场还胡塞武装在红海攻击过往船只,以及缅甸内部的战争,无人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已经有无人机在战争中使用,不过那时候还不是无人飞机,叫飞艇。

最有名的是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当时德国的飞艇技术已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

为了减少飞行员的伤亡,德国利用飞艇对英国伦敦进行了轰炸,1915年5月到1916年10月,13个月时间,飞艇只投弹200吨,损失80艘。

这个战绩看上去似乎并没有那么优秀,但是相对于损失飞机和花重金培养起来的飞行员,这点损失不足为道,并且飞艇攻击的效果也十分有效。

飞艇的攻击在伦敦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为此英国还出台《国土防务法案》,规定市民晚上不能点灯、点火,甚至不能在街上抽烟,以免飞艇寻着火光进行轰炸。

尽管后来战斗机的发展让又笨又大的飞艇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却启发着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应用。

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热衷于将退役飞机进行改装成为靶机,为飞行员进行实战训练。

后来他们意识到,既然培养飞行员花费这么大,有没有可能让这些靶机自己作为独立单元执行军事任务。

于是,无人机被正式用于战场。

二战的时候,德国使用了V-1无人飞行炸弹,它不仅是当代巡航导弹的先驱,更是现代无人机的构造思想基础。

美国得益于喷气推动的研究发展,研发了“火蜂”号无人机,是全世界第一台喷漆推进无人机,该无人机在越南战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负责侦查、情报搜集以及电台活动排查等任务。

美军后期研发了“先锋”无人机,虽然海湾战争的时候它还没有正式服役,但还是在那场战争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后来美军不再满足无人机之能做情报工作,所以就开始研发,进攻性无人机,比如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制造的MQ-1“捕食者”无人机、和MQ-9“收割者”无人机。

后来还有世界领先级别的全球鹰无人机问世,在阿富汗战争中,该无人机充分向世人证明了无人机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中国无人机也在蓬勃发展,被世界所熟悉的是“彩虹”系列无人机。

其中彩虹-5无人机(代号:CH-5)获得了大量的外贸订单,这是一款较为成功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不仅能挂载多种武器,还能装备可穿透墙壁的透视雷达,可有效对移动目标和墙体内实施甄别和攻击。

现在这款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0个国家的20多个客户,每年交付200台左右。

同时我国的无人机并不只是用在军事方面,比如“水上漂”AG930、翼龙无人机“三兄弟”、新舟灭火机等,这都是一些救援用的无人机。

我国救援无人机种类很多,能有效应对,各种险情,能有最大限度的保障民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我国还有大疆、科飞这样的民用无人机,在大家的生产生活中都十分常见。

无人机的用途广泛,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行业。

成本低,效率较高,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在现代战争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民用领域更有广阔的前景。

现在,组合式无人机的问世更是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在无人机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真正走在了世界前列。

如今的世界并不算太平,我们只能通过亮剑,来警告一些不怀好意的势力,最有利的就是亮出我们的先进技术,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实力,让他们知道,我们有能力有信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面对外来势力挑衅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身高速发展,将一切危险甩在身后,用实力打消那些不好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