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世界血友病日 北中南医院连线首创「运动电玩互动展」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血液病中心医师翁德甫示范挑战「PK尬电战」,邀请民众热情体验。(医师提供)

血友病患者运动强度分级指引(医师提供)

世界血友病联盟为提升大众对于血友病的关注,将每年4月17日定为「世界血友病日」,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基因缺陷疾病,根据健保署最新年度统计,台湾血友病患者人数约1650人,其中约9成为男性,因血液中凝血因子浓度不足,造成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常在受伤、碰撞时发生血流不止,甚至因自发性出血而导致关节肿胀、变形等状况,因此在日常活动受到局限且得小心翼翼。

一名男童在出生后3天内接连发生黄疸指数偏高、脸色苍白、甚至脚后跟的抽血伤口无法止血等症状,家长原以为孩子患有贫血问题,经医师诊断确诊为A型重度血友病,而男童一岁多时手肘开始反复自发性出血,严重时甚至连对一般人轻而易举的「伸直手臂」都无法做到。

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医师翁德甫的建议下,男童提早接受预防性治疗,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再发生任何的自发性出血,今年升上国小二年级的他也能放心跟同学玩乐,更化身小小舞王培养跳舞的兴趣,也学习游泳与其他球类运动。男童妈妈开心分享,看到孩子能如此正面、充满活力,希望借此鼓励更多的血友病病友积极接受治疗,不必因为疾病而退缩、怯于尝试。

翁德甫表示,血友病的治疗技术不断在进步,大多数患者透过预防性治疗与个人化医疗管理辅助工具,都能过着与一般人无异的生活,今年血友病日鼓励病友打破疾病的框架,不论运动或是各种挑战,只要配合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就有机会尝试,鼓励所有病友跨出自己的步伐,挑战不同体验并乐在其中!

过往治疗方式有限及医疗观念不普,约半数慢性出血疾病患者表示害怕运动所引起出血、疼痛或身体不适,长期缺乏运动习惯或被限制只能从事特定活动下,衍生代谢症候群、心肺耐力不足或肌力不足等问题。研究指出,此一状况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品质产生直接影响,近5成病友感受轻度至重度的焦虑与忧郁,也因此容易陷入出血疼痛、受到限制而产生忧郁或焦虑及生活品质降低的恶性循环。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血友病中心主任张鸿将凝血因子比喻为电池电量,说明血友病患者必须透过注射凝血因子达一定浓度来维持自己「满格电」的状态,除了预防不可控的出血,在遵守医嘱与掌握个人状态的情况下,能安全地从事强度较高的运动或较有挑战性的动态活动,将有助于病友保持正面心情、提升生活品质,故预防性治疗已成为现今血友病治疗趋势。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血友病中心主任萧志诚分享,运动是减少肥胖、保护关节,帮助病友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许多病友们也期待能够体验强度较高的运动,如棒球、篮球及自行车等等,建议病友们在进行前可先参考运动分级指引并与医师讨论,搭配个人化医疗管理辅助工具进行活动安排,才能安全享受更全面、更精彩的人生体验。

今年世界血友病日主题「全民可及Access for All」号召全民关注,共同创造一个对病友更友善的环境,也希望病友勇敢动起来,体验更全面的精彩生活。台湾武田药品今年再度携手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及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展开「PK Station全面启动尬电战」,首创以电玩对战概念结合AR科技互动装置,带领民众体验从事高强度运动时的乐趣,参加者可自行选择与医师、名人或病友身分,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对战,排行榜分数还可跨院对决,让民众更加认识血友病,以实际行动支持,鼓励病友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