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公司完成10亿新融资,推动数字员工普及
撰文 | 赵子坤
编辑 | 董雨晴
人工智能领域内又有新融资落地。
11月7日,小冰公司宣布近日完成总额10亿元新融资,用于加速AI Being小冰框架技术研发,推动数字员工普及。小冰方面透露,将会持续发力企业服务方面的数字人,推动数字员工的标准化生产。据业内人士表述,投资方或包括此前采用小冰数字人技术的红杉中国。
同时,小冰公司宣布对旗下人工智能数字员工(AI Being Employee)产品线启动年度升级。本次升级加强的技术包括大模型对话引擎、3D神经网络渲染、超级自然语音及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部分新技术已提前在招商局集团近日推出的“招小影”、冬奥数字教练“观君”等数字员工中升级交付。小冰公司计划将在未来一个季度内,完成当前小冰框架中运行的全部30万名数字员工升级,进一步巩固数字员工产品线的全球领先地位。
小冰CEO李笛曾提到,小冰在To C方面不考虑商业化,商业化来源都集中在To B业务上。目前在C端渠道,例如抖音上推出的虚拟歌手、虚拟偶像,都是在验证神经网络渲染这条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对于小冰来讲,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能形成跟用户之间的一个回路,有了回路之后,就能够比较有效去推进技术层面的发展。一个虚拟偶像的收入规模能有多少?很难占小冰公司很大的比重。”
去年7月,小冰公司宣布完成 A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高瓴领投,五源、Neumann、IDG、GGV 纪源资本及上轮投资人北极光与本站公司跟投,彼时,官方说法是小冰“估值已达到独角兽公司规模”。
融资同时,小冰公司发布全新超级自然语音技术。该技术首次将人工智能语音自然度提升到与真实人类声音几乎无法分辨的程度,并支持通用全域场景。因其智能语音的高拟真度,小冰方面透露,公司目前在金融预测、私人语音定制方面动作谨慎,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语音诈骗、隐私泄露、技术伦理等问题。
小冰公司前身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小冰团队,是微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独立产品研发团队。该团队于2013年12月在中国组建,2014年9月扩展建立日本研发分部,团队分布于北京、苏州、东京等地,技术产品覆盖中国、日本及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商业客户覆盖全球范围。2020年7月13日,微软宣布将小冰分拆为独立实体,并继续保持投资权益。
2019年,小冰团队提出AI Being定义,经数年发展,由小冰框架技术提供的AI Beings已活跃在数个垂直行业中,持续稳定运行的AI Beings包括:万科集团年度优秀员工“崔筱盼”、红杉中国首位虚拟分析师“Hóng”、虚拟歌手“洛天依”、每日经济新闻虚拟主播“N小黑”和“N小白”等。此外,作为实验性产品,由小冰框架生成的“小堂妹”等数名虚拟主播,全网播放量均已破亿。
据官方数据,小冰框架覆盖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6.6亿在线用户、10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商业客户覆盖全球,其中在智能车机领域渗透率超过60%,在AIGC领域的商业化成果也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文化、纺织、旅游等垂直领域。
文本方面,小冰金融文本生成产品覆盖约90%的机构投资人;绘画方面,“夏语冰”创作的水墨画入选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声音方面,由小冰进行词曲创作及歌声生成的各类作品,先后被采用为上海大剧院演出季、成都大运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重要活动的主题曲,也是今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推广曲集中,唯一入选的人工智能作品。
李笛表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是一场厚积薄发的长跑。从2013年情感计算立项至今,长达九年的框架技术积累,让小冰的商业化进程得以越来越从容。我们很高兴看到AI Being正在进入加速普及的时代。然而今天的创新成就,与未来相比仍是不值一提的。这正是创新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探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