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拉一个月」罹患肠癌!患者惊:都没不良习惯

患者直肠部位竟长出一颗约1.5公分肿瘤。(图/亚洲大学附设医院提供)

记者谢承恩综合报导

台中一名53岁王姓老师,最近发现排便习惯改变,且肛门出血情形持续一个多月,赴医检查确诊为肠癌第一期,令他十分震惊,不仅得放弃教职休养,还担心需做人工肛门影响生活品质,所幸症状发现得早,透过「经肛门微创手术」挖除肛门口肿瘤,再搭配五周电化疗后,王男不但成功保肛,也延续最热爱的教学工作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江骅哲表示,王老师教学认真,生活规律,也无任何不良习惯,十分不解为何会罹癌,研判可能长年教学、研究两头烧,工作压力大,进而埋下罹癌的主因

江骅哲指出,患者到门诊检查时,仅透露「血便拉了一个多月,感觉不太对劲」,经透过肛门指诊及大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部位竟长出一颗约1.5公分的肿瘤,核磁共振及切片证实为直肠癌第一期,所幸肿瘤病理组织分化良好,距离肛门口约3公分,透过经肛门3D微创手术切除病兆,仍能保有原本的生活品质。

江骅哲解释,直肠是肛门和乙状结肠之间的一小段肠道,主要功用储存粪便,直肠癌患者约占大肠直肠癌患者的4成,多数病人因害怕开刀切除肛门后,须于腹部装置人工肛门,不仅得时常清理排泄物,更担心身上不时飘出异味,影响社交生活及尊严,故拖延疾病且置之不理,不愿积极治疗。

▲50岁以上的民众每年应接受一次大肠镜检查,平时也应观察粪便的型态。(图/亚洲大学附设医院提供)

江骅哲介绍,传统直肠癌手术经腹部进行手术,大致有分低位直肠切除合并人工肛门手术,或腹部会阴联合切除手术,可使用微创腹腔镜或者剖腹手术进行,两者都有机会装置人工肛门,且影响排便功能,而「经肛门微创手术」是由肛门口进入,将直肠肿瘤完整切除,腹部完全没有伤口、恢复快,也不会切除肛门,使肛门控制排便的功能可完整保留,术前或术后搭配电疗,可预防肿瘤复发。

医师提醒,50岁以上的民众每年应接受一次大肠镜检查,平时也应观察粪便的型态,若出现大便变细、有解不干净之感、血便、体重骤降、不明原因贫血状况,应尽早就医,基本上天大便3次,或3天大便一次都属正常,若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就要提高警觉,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