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廷「柯文哲收贿的证据薄弱了一点」 预言未来争议迭起
▲总统府资政谢长廷。(资料照/记者林敬旻摄)
记者陶本和/台北报导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卷入京华城容积率、政治献金案,遭羁押114天后,27日凌晨3点15分获得台北地院法官裁定以3000万元交保。对此,总统府资政谢长廷28日表示,就法律上的犯罪要件而言,收贿的证据确实薄弱了一点,尤其在押人四月之后,交出如此起诉书,未来发展可以预见必然争议迭起,牵动政局变化。
民进党「谢系」过去极力支持民进党与柯文哲合作,力拱参选台北市长,且诸多谢系幕僚在柯的第一任期也入府襄助献策。身为谢系领袖的谢长廷28日则透过个人脸书表示,任何人把柯文哲的起诉文件看了后,相信一定对政商的复杂关系印象深刻,而心生反感。
不过,他也认为,就法律上的犯罪要件而言,收贿的证据确实薄弱了一点,尤其在押人四月之后,交出如此起诉书,未来发展可以预见必然争议迭起,牵动政局变化。
谢长廷指出,日本刑事起诉的定罪率相当高,都在九成以上,贪污罪起诉定定罪率更高达99.9%,几乎是被起诉者必然判有罪,起诉内容有相当高的公信力。
谢长廷说,反之,台湾的犯罪起诉定罪率号称80%,过去以来多靠票据犯、逃税、酒驾、毒品等证据明确的案件拉高平均数,单就贪污犯罪而言,明显偏低,尤其政治人物贪污罪部分,过去他当市长的时代,他记得才只有三成,这份起诉书算是符合当年台湾的司法标准,但距离理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谢长廷说,最近法务单位公布一项资料说,最近十年贪污犯罪起诉定罪率也有七成,即使如此,三件有一件无罪公信力也值得检讨。在台湾有时被起诉并不是因为有罪,而是因为舆论认为有罪,所以制造舆论审判变成法廷斗争的重要一环,几乎所有被告都会喊冤,有的真寃,有的假寃,社会都是半信半疑,结果是假寃占便宜,真寃的倒霉。所以司法公信力低落,也是社会乱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