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忠/珍珠哥的认错、悔悟与公审

文/叶文忠

几天前,在街上面馆吃饭,打从面送上来时,新闻正在播着「正义伯与珍珠哥」,我边吃边看,从第一口到我吃完面,这条新闻还没完。

我该苦笑,这是最近社会没大事的结果,一则新闻只好无限延长。画面上一直重复着播放正义伯(林茂雄)指责珍珠哥(陈志嘉)霸占位子的行径,珍珠哥丢出粉圆,痛骂「干你什么事!干你什么事!」。

我从网路上找出这段影片全貌,可以看出珍珠哥已经早喝完了他的饮料,只是不断的空吸着,这该是反射出他犯错后,心虚、焦虑与「见笑当生气」。旁座一位男孩,戴着耳机,全程像个假人毫无反应;另一位原本让坐的人,也远远让在一旁,事不干己,偶尔侧眼偷瞄;当然,还有拍下这段影片的人,全是现场的参与者,这些人选择当观众,就像你我一样,“看新闻”。只有另一位年长者前去找车长,算是较为积极的态度。

我试着“还原”媒体如何处理这条新闻。首先,一定先播影片,接着报出影片响亮的点击数、网友抨击留言、询问路人事件的反应等等,搜集批判,接着访问正义伯,标榜李昌钰的大弟子,是仗义英雄,拉高反差,然后播放道歉,之后再补一枪网路留言「道歉戴口罩,没诚意」,这是「制造」新闻的几部曲。

▲千夫所指的珍珠哥终于被逼出了道歉。 (图/东森新闻)

「干你什么事」、「事不干己」与「不断夸大重播」,恰是反映这条新闻背后的三个社会向量,换成等义词,「个人自私」、「集体冷漠」、「媒体渲染」,这三元素构成社会的现貌

▲一个现场,反映了社会三个面貌。 (图/东森新闻)

先谈谈人性的行为吧。

画面po上网后,却又反映了和「冷漠」完全的相对面,乡民们、媒体们热烈公审珍珠哥,珍珠哥被舆论逼出来道歉,同时也被停职。回头想,网路上年轻人不让坐老弱妇孺的画面不是时有所闻?那么为何这则特别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开骂」了,有人挺身修理自私者,等同给了声光效果,让新闻台有大炒的空间。今天若是你我刚巧站在旁边,有几人能成为那位正义伯?我猜成为观看者、不闻不问者、拍摄者这三者的机率可能最高。

类似的事情,一中高三学生,怒扔菜单入汤中的行为,同样引起媒体与网民全面攻击,校方全力围堵,不让媒体糟蹋学生,南一中老师课堂上抒发个人看法,班上的学生,更白痴的将老师的话拍下,丢上网路,给媒体瞧见了,就像丢了一块肉给街上的狗去抢,南一中当场成了天龙国南分部,于是老师也成为被公审痛批的一员。

珍珠哥霸占行径,一中优等生的傲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曲士不可语于道,背后有必须反省的家庭教育问题,整个社会都必须揽镜自照,功利社会下成长的自我,还剩多少他人?

但这些毕竟是街头小事,舆论仍是个人情绪,是每个人看到事件或新闻时当下的立即反应。我们的问号,第一该关心事发现场,为何无人愿意起身道德劝说?自私是独善其身,冷漠是不管他人瓦上霜

我想起多年前手机还没有拍照功能的时候,一日在我工作地点的楼下,看着警察拿着相机躲在路边的招牌边,一张张偷拍违规车辆,我走过去对警察说「你这行为和偷窥行径有什么两样?你等着,我上楼拿相机拍你。」等我下楼,他早不知去向,我算不算「妨碍公务」不知道,他却无言跑了,我想我的一句话让他心虚,他是执法者,眼中也无「正大光明」。

舆论的规模是不是大过了头?媒体不分析行为背后教育偏颇社会价值正在殒落的危机,却努力勾起公愤,「渲染」正是唯恐天下不乱。街头上的小事,媒体全数连线,这是台湾庙小和尚多的困窘,也是「公审」的启动机制。

网路,如同现实社会另一个虚境的平行宇宙,试想,如果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吐了一口口水,你们两人接下来会是什么状况?吵起来?打起来?还是没事的走开?我相信不是一就是二;但网路上,通常都是三。为什么?因为网路不打照面,顶多互相吐一吐,吐完了,两造还是不认识。真实社会,吐了口水,不是开干,就是法院见,但你们从此认识了。

公审,其实也是一种社会霸凌。每个人心中对公德都有一把尺,但无德,并不能当罪犯,只有良心可管,被逼出来的道歉,只有两个可能结果,一是真心悔悟,二是造成更负面人格。采访完陈志嘉的道歉后,某台记者说,「其实当时大家都很谨慎,很怕他突然崩溃。」记者们也意识到,一件不公德的事引来排山倒海的挞伐,如泰山之重,可能把人压毁,林茂雄事后也说「可以了,不应该再追究了!」

▲被逼出来的道歉等不等于真心悔悟?或是转为更负面的人格? (图/东森新闻)

批判公德心,该由低标起,反省公德心,该从高标下。透过事件,社会自我反省的程度应该多过于当下的攻击。拍摄者如同我当年遇到的警察,当下为何不放下手机,站起来直接加入正义伯的行列?一个人不够力,三个五个,站在林茂雄身边,围在陈志嘉面前,他还敢继续放肆?林茂雄不是英雄,他只是执行维护社会公德的低标,一个人人都该做到的事,现场敢站出来的正义,才叫guts。

▲林茂雄不是英雄,他只是执行维护社会公德的低标。 (图/东森新闻)

道歉之后,无人知道陈志嘉会不会真心悔悟,但他和那些南一中的学生,人生的污点已经记下,这被社会公审狼狈的记忆将陪着他们一生。我们只能期待他心存同理心痛改前非,更希望别变成更负面的人格。

行为不检杀人越货、坐奸犯科者竟然得到同样“规模”的指责,「公审」究竟能平息众怒,或是只会增加社会的负面能量?不只是媒体,我们都要三思

● 作者叶文忠的其他文章在他的个人部落格上http://jamesyeh1963.pixnet.net/blog,目前为《ETtoday新闻云》固定合作名家,更多叶文忠的精彩好文请见《ETtoday新闻云‧名家专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