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史上最毒!已演化成6大类 中研院长:病毒变异愈大致死率愈高

中研院廖俊智接受专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团队归纳出新冠病毒至今已演化成6大类,其中各国的病毒变异程度更与致死率高度相关。

图文/镜周刊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确诊已破300万人,台湾历经中国欧美二波境外移入,以及海军磐石舰染疫风暴,都能控制在有限度感染,堪称全球防疫模范生之一。其中,多国纷纷前来取经、洽谈合作的国内学术研究龙头中央研究院,院长廖俊智24日接受本刊专访,首度曝光中研院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投入病毒变异研究,廖俊智表示,基因体变异对病毒株适应当地环境具有关键影响,可能改变病毒传播的特征、疾病的表现以及疫苗功效。全球研究单位自疫情爆发后,都致力研究病毒变异状况

例如3月初,中国科学院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一篇论文先是指出,新冠病毒已演化出L和S两种亚型。接着,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研究人员本月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指出,病毒基因突变全球已有3类型,包括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美国和澳洲常见的最原始A型、武汉最普遍的B型及透过新加坡肆虐欧洲的衍生C型。

▲西班牙病毒变异高,致死率也高,目前约每万人有4.9人染疫死亡,医疗量能备受考验。(达志影像提供)

「但这些已不足以分析目前病毒变异的状态。」由廖俊智带领中研院统计所长陈君厚研究员杨欣洲的团队,四月初自「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抓取了全球各地共1932株最新的病毒基因序列,初步发现,病毒演化至今可归纳出亚洲一、亚洲二、欧洲一、欧洲二、美洲大洋洲/亚洲型共6类型,研究成果领先全球。

然而,掌握病毒变异的状况,与后续药物、疫苗的开发能不能「对症下药」息息相关。廖俊智指出,分析病毒序列的变异性,将会是病毒检测临床治疗、药物设计和疫苗开发过程中,避免「标靶转移」的重要关键。

他具体建议,就像流感有分A、B等类型,新冠肺炎有可能也演化出好几型,防疫下一步,除了普筛之外,治疗病毒感染的最终手段,每个病人都应抽取检体,借以分析他的病毒序列,「这样才知道病毒有哪些变异性,并根据变异性来采取治疗对策,我们最终目标是这个」。

▲防疫人员正小心翼翼处理遗体。中研院研究发现,美国病毒变异性相较其他国家也偏高。(达志影像提供)

廖俊智团队这份研究报告是以中国原始病毒株作为分析基准,近期将与全球分享,并准备投稿国际期刊审查,本刊披露的内容则是论文预印本(pre-print)的初步研究结果。廖俊智说,团队从4月1日取得病毒序列资讯之后,便与时间赛跑,日以继夜跑统计、做研究,「我看有人每天睡觉不会超过2小时!」

更多镜周刊报导抗疫独家研究2】病毒变异竟藏致命密码 一张世界地图看穿防疫关键【抗疫独家研究3】中研院独门技术曝光 快筛像验孕快又准【抗疫独家研究4】3箭齐发拚武汉肺炎解方 中研院透露唯一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