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灭蚊大作战 以蚊制蚊
图/美联社
驻新加坡大使童振源(10/4)于其脸书发表 新加坡政府如何做到有效灭蚊,首先,新加坡政府积极治理环境,减少蚊子的繁殖地,确保没有积水,同时透过教育与宣传,提高民众防治蚊子的意识与作为。新加坡政府鼓励民众,清除花盆底盘的积水、定时更换花瓶的水、铲松干硬的泥土、以及疏通阻塞的屋顶檐槽、并放置杀蚊药等。
其次,2004年新加坡立法,住家有滋生蚊子的地方,将被罚款100新币,重犯者将被罚款200元。2020年前,初犯罚款提高到200新币,第四次违规将会被起诉上法庭。
2020年7月15日起,新加坡政府采取更严厉措施,在稽查行动中被发现住家多处有蚊子孳生,或在违规通告后再被发现蚊子孳生,将被罚款300新币,第二次违规者将被罚400新币,违规三次以上,将面对5,000新币罚款或/及最长三个月的监禁。出现蚊子滋生的建筑工地将面对更高的罚款,初犯为3,000新币,违规三次以上,将被起诉上法庭,面对2万新币罚款或/及最长三个月监禁。
第三,新加坡透过科技控制,包括雾化和喷雾技术控制蚊子数量,同时培育克制蚊子的天敌或运用捕卵器(Gravitrap),有效减少蚊子。
小小埃及伊蚊会令人生活非常不适与痛苦,甚至会引发致命的登革热,特别是新加坡位处热带的湿热气候,更饱受埃及伊蚊的侵袭。
新加坡从2016年开始推行「沃尔巴克专案」(Project Wolbachia),培育带有「沃尔巴克」细菌的雄性埃及伊蚊(雄蚊不会叮人,寿命大约一个星期),将雄蚊释放在某些区域,与该区雌性埃及伊蚊(雌蚊会盯人且会引发登革热,寿命大约三个星期)交配后,产生的蚊卵不能孵化,便不会滋生后代。
「沃尔巴克专案」总部约有30位研发人员,到去年底已经培育超过3亿只沃尔巴克伊蚊,每个星期继续培育7百万只沃尔巴克伊蚊,然后将这些不会咬人的雄性沃尔巴克伊蚊释放到试验区域,以观察控制伊蚊种群的抑制率及登革热病例减少状况。
从2019年以后,新加坡政府在四个地区推行此项专案,埃及伊蚊种群的抑制率高达98%,在一年以上的释放区,登革热病例减少高达88%,这些地区的登革热风险都从深红的高风险降到几近白色的低风险。
自2022年7月开始的研究显示,在释放带菌埃及伊蚊的地区,居民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性降低75%。雌性埃及伊蚊数量减少80-90%。
此专案目前已经涵盖新加坡48万家户,昨天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宣布明年第一季要扩大到58万户,涵盖将近新加坡四成的总家户。从2022年中至今,这项专案增加近三倍的涵盖家户,显示减少埃及伊蚊的成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