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以旧换新”政策再加码促汽车消费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若干措施》中提到,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基础上,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

相较于此前政策,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翻倍。

“此次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扩容和补贴翻倍对车市是重大的利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预计将有效拉动今年汽车市场200万辆左右的私车报废量,也有利于拉动千亿元以上的增量更新消费。

7月26日,汽车整车板块盘中上涨3.12%,中国重汽领涨8.46%,金龙汽车、海马汽车涨超8%,江铃汽车涨超6%。

最高乘用车单车报废置换补贴金额翻倍至2万元

“汽车报废更新方面,主要有三方面政策调整。”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7月25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是补贴标准大幅提高,二是补贴执行溯及过往,三是补贴发放时间压缩。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换新。今年4月24日,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提出,自印发之日至今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

对比《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要求,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由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7000元,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

徐兴锋介绍,对自《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印发之日,也就是4月24日起提交符合条件的补贴申请的消费者,按照调整后的补贴标准执行;对已经领取补贴的消费者,补齐差额部分补贴。

补贴发放时间将会被压缩。徐兴锋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功能,会同财政部优化补贴申请审核和资金拨付监管流程,缩短资金发放时间,努力让群众尽快拿到补贴。

崔东树则表示,目前来看报废更新的效果主要还是拉动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尤其是拉动主力价位的新能源车。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新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大超市场预期,对汽车行业的刺激力度将远好于4月底的政策标准。中金也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表示,复盘4月实施细则发布后乘用车需求情况,虽然报废量呈现增长态势,但拉动幅度总体有限,5-6月累计上牌量为347万辆,同比下降7%,受消费信心、价格竞争等影响国内需求保持同比负增。满足报废标准的乘用车存量基盘超过1400万辆,此次补贴力度大幅加码,有望更大程度促进报废置换,对国内乘用车需求正增长形成更好支撑,期待拉动额外增量达百万辆级。

拉动汽车消费,北京面向符合条件的无车家庭增发2万新能源车指标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国家大力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汽车销费,也成为各地政策关键词,且力度正持续加码。

为逐步解决无车家庭用车需求,7月21日,北京对无车家庭定向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指标配置结束后,公布了积分排序入围家庭名单。

记者注意到,与今年5月2024年度新能源指标配置时相比,家庭新能源指标“分数线”由60分降至54分。此外,此次增发的是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即仅能购买纯电驱动小客车,指标有效期为12个月。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关于2024年小客车指标配额和配置比例的通告》,今年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2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8万个。随着此次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今年累计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至10万个。

此前在今年5月31日,北京市商务局等8个部门共同印发了《2024年北京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明确了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执行。《实施细则》对补贴对象及标准、办理时限、申报材料、具体流程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其中提到,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含当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可获1万元补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新车,可获7000元补贴。

根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北京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销售7.3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阎侠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