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胜券在握》票房惨淡,45岁的邓超又栽了大跟头!

上映首周,邓超新片《胜券在握》尽管拿到了超8000万的票房,单日票房也是位居榜首,但比起预期还是有着较大差距。尤其对比导演刘循子墨的上一部影片《扬名立万》来说,《扬名立万》最终是拿到了超9亿的票房,而如今这部新片预测总票房还不到3亿。

当然,豆瓣6.8的评分也是不及《扬名立万》。

尽管有着《扬名立万》的原班人马,可是整个质感方面还是相差不少。而这一次更是有着邓超的助阵,但显然对于45岁的邓超来说,又栽了个大跟头!

邓超上一部影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在历经撤档重映之后,最终票房也只有1亿,让邓超是亏了个底朝天。

邓超如今是很难回到巅峰时刻了。在过往,他的影片不管口碑再差,起步就是5亿的票房,诸如《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银河补习班》等,但是今非昔比,观众也不再那么好欺骗了,更为谨慎理性了,即使如今这些影片相比过往口碑并不算差,但也吸引不了更多观众,拿到更高的票房了。

但是,对于如今这部《胜券在握》,虽然票房失利的主因并不在邓超,但是邓超本身也是有着一定问题的。尤其其身上的综艺喜剧性,在该片中大大削弱了角色人物的现实性。

《胜券在握》作为职场喜剧影片,是又一部关于大厂裁员的故事,在之前已经有着大鹏的《年会不能停!》和徐峥的《逆行人生》。某种程度上,邓超在《胜券在握》中饰演的白胜和徐峥在《逆行人生》中高志垒是同一类角色,但是明显感觉到邓超是不够真实接地气的。而这也是整部影片的最大问题,透露着一股虚假悬浮之气。

整体而言,《胜券在握》是一部标准的程式化商业片,从角色到叙事,这一切都是套路模版化的,整个设计感很是明显,所以口碑评分并没有太差,但也没法更高,如此的拍摄早就决定了它的上限。

从整个角色人物设计来看,自上而下的都是工具人脸谱化的,从上层高管到中层管理再到普通员工,一切都是刻板印象的设计,让整个角色人物显得毫无活力,一片死气沉沉。虽然有着不少实力演员加持助力,可是演技再好,对于这样的角色人物也是无力的。

虽然这是一部讲述大厂职场的影片,可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更像是在看一个个被强行设计的人物的舞台剧。你方唱罢我登场,插科打诨自我意淫,没有职场的真实感。

正如观众所说,主创团队大概就没几个人真正上过班,没见过几个活生生的同事,他们都是通过网络搜集素材,没有深入到大厂调查采访,乃至长时间的体验。即使他们能够到大厂体验,但也未必能了解到真相,体验出个所以然来。

从整个呈现来看,还是太过急功近利,甚至有点偷懒,利用万能的电影创作公式将自认为的现实职场的一切套入了进去,丝毫不管是否现实和合理。

作为邓超饰演的男主角白胜,影片中的他又是背负巨债,又是遭遇裁员,可是一点也让人同情不起来,到了之后的逆袭翻盘也是让人没有多少爽感,而到了最后的幡然醒悟再次回归,也是不痛不痒。一方面,邓超的整个气质形象的问题,削弱了角色人物的现实性,另一方面这一切的设计太过刻意。整个职场逆袭的剧本故事,同以往那些励志故事没有任何差别,反而更是显得虚假悬浮了。

这部影片的整个叙事层面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就是非常标准的爽片式套路。

可是一点也让人爽不起来,因为这样的故事太过虚假了。

有人说它是职场童话,在荒诞和黑色幽默之间想要极尽讽刺,引发共鸣,可是却忽视了现实的基本逻辑,与想要吸引的受众是脱节的。

这部电影确实想要为普通打工人发声,想要讽刺大厂体制的各种弊端,但所讲述的和表达的都是隔靴搔痒,都是在追逐话题热点,根本就不是在真正的关心打工人,与打工人是相差甚远的,自然就无法引发共鸣,与之共振。

还是那句话,主创们根本就不了解职场,也不是在为打工人发声,只是想要拍电影赚票房。

另外影片中是围绕着“超级AI”的项目推进的,这样的一个项目放在当下更是不合时宜,已经完全过时了。当然这个项目也是非常初级的,更不要说用活人冒充AI的降智桥段,将一群高管骗的是团团转,真的是让人无语透顶。

《胜券在握》是一部自嗨式的职场电影,没有人关心打工人,也没有人解决职场问题,都是假把式的套路化的设计和演绎。

在职场类型片中,它显得平庸平淡,无法像导演上一部电影《扬名立万》带来的眼前一亮,自然就无法赢得更高口碑和票房了。而对于邓超来说,就像黄晓明一样,做出了自我的尝试和颠覆,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方才能得到另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