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北疆风光正好
6月27日,在内蒙古包头市阿尔丁1号社区,各族居民表演民族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包钢一号高炉于1959年流出第一炉铁水,至今仍在生产。6月27日摄于内蒙古包头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6月2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安达社区居民在协商议事厅选举居民代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十夸政策真不赖,危房改造的新一代,土墙土房不存在,老百姓幸福乐开怀。”6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广场上,今年62岁的庞爱珍用方言说唱《十夸党的好政策》,她的表演生动、接地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笑。
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呵护“模范”二字,是内蒙古的光荣传统。自治区成立77年来,诞生过“最美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动人故事。新时代,内蒙古提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战略目标,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续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生活,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我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开心。”蒙古族居民孟英在清泉街社区生活了十几年。她说,刚来社区时感到陌生和无助,后来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每到节假日,也和大家分享亲手做的奶茶、手扒肉,慢慢就有了“亲如一家”的感觉。
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主任武荷香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这里工作,如今45年了。她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当成亲人。多年来,她无偿照顾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孤儿,还建起了“民族团结爱心超市”,坚持每年为辖区内1000多名生活困难的居民发放价值20多万元的生活必需品。
清泉街社区通过开展座谈会、读书会、民族知识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惠民政策;利用“荷香唠嗑室”“好邻居议事厅”等平台,定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长廊、小广场、红石榴凉亭等场所和居民“拉家常”,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95后李林颐从小在清泉街社区长大,如今她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李林颐说,她家和邻居的小矛盾就是武书记解决的。“我也是在她的影响下,萌生了想当社区工作者的想法。”如今,像李林颐一样的青年社区工作者有11名,为清泉街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
对待居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在内蒙古赤峰市临潢家园社区同样如此。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贴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开事项,办事窗口桌上,医保、就业、消防安全等指南手册随手可取。
临潢家园社区支部书记吴晓华介绍说,社区率先打造“民族团结之家”特色服务综合体,以“家”的理念、“家”的关怀、“家”的温暖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家”一样的服务,设置了“一廊三室”等特色服务阵地,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内容,利用图片进行展示和宣传,提醒各族居民互相尊重、友爱。此外,社区还开设民族融合小课桌,每逢周末“同唱一首歌”,讲一场“民族故事会”。手工创意、书法班等课程都是免费开设。吴晓华说,这些课程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之情。
建设,各族儿女形成合力
“从全国各地来包钢支援的年轻人,当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建设工业强国。”今年89岁的葛桂林是包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的第一批建设者,6月27日,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讲述起,70年前各族儿女建设包钢的火热场面。
葛桂林记得刚来包头时,这里只有63株行道树,经常沙尘满天,虽然条件艰苦,大家却干劲十足,“上下班的人潮中欢声笑语不断”“哪里都是青年突击队,大家都加班加点抢着干”“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来不及到食堂吃饭,就装上一个窝窝头,一边走一边啃着进教室”。
在“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包钢,22个省、55个市、8万多名各族儿女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滩上筑起钢城。为支援包钢建设和白云鄂博铁矿的开发,内蒙古人民让出牧场、迁移敖包,书写了“各族人民建包钢,内蒙古儿女献宝藏”的感人篇章。
葛桂林就是在这样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工作、生活,他清晰地记着各族人民心手相连、互帮互助的暖心事。葛老举例说,当年“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被白云鄂博矿区的工人所救,送到白云矿区医院治疗,还有包钢勘探队帮助当地农牧民寻找水源等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
曾创下多项“第一”的包钢在新时代续写历史。
曹鸿璋是包钢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稀土湿法冶金及稀土新材料研究。如今,他的课题组成员中,有汉族,也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的科研人员,大家发挥特长赓续“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佳话,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内蒙古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鄂尔多斯市就地取材把羊绒发展成传统支柱和民族特色产业,从牧场到商场,经历40多年的发展,羊绒不仅给农牧民带来收益,也让鄂尔多斯“温暖”了全世界。据统计,2023年鄂尔多斯市生产羊绒制品达650万件,羊绒制品的生产能力占全国50%,在全球占比约40%。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乌素嘎查,进入6月,牧民阿拉塔一直忙着照顾40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我家今年获得了近8万元的细绒奖励资金,过去想找到细度15.5微米以下的羊绒可难了,现在我家的羊绒80%以上都在15.5微米以下,比头发丝还细,这多亏了政府引导我们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技术,羊绒品质越来越好。”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开展绒山羊良种选育和产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推动优质种群保护。依细度不同将羊绒划分级别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充实农牧民的“钱袋子”。2023年对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61户牧户发放优质优价奖补资金317万元。
发展,生态文明铺就底色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壮观的“光伏长城”也将铺就共富路。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万个,当地每年人均增加收入两万元以上,生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亿元。规划建设的库布其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将实现库布其1200万亩沙化土地、毛乌素300万亩裸露沙地全面治理,容纳1.5亿千瓦总装机容量。
一幅生态富民的画卷也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徐徐展开。
作为“林二代”,今年是马鞍山林场副场长柴树岭与林场做伴的第40个年头,他见证着林场的变化。以前大家生活困难,烧火需要用柴,就有人上山偷树,护林员需要起早贪黑地蹲守;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现在林场有植物200多种。”柴树岭说,林场的树很多比他年龄都大,“当看到山上绿油油的植被,就有一种成就感,还时常能看到兔子、山鸡、狍子等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多了,生态好了,山下的产业也兴旺起来。马鞍山村挖掘整合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资源,开发“乡村民宿+山水观光+亲子互动+红色教育”系列旅游线路。村里建起了15家农家乐和民宿,除旅客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带来的收入以外,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摘来的榛子、蘑菇和松茸等山野货销售出去。
近年来,马鞍山林场在“扩绿、护绿、兴绿”上持续发力,累计造林6800亩,退化林改造4000亩,森林抚育1.2万亩,良好的生态为发展林业经济及全域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