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藥學生員額增…軍方化外特權 總量控管虛設
国内药学系学生有总量控管,但被指形同虚设,就怕出现「流浪药师」。示意图,非新闻当事人。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国防医学院医学生员额,不被计列一三○○员额上限,引发争议,在阁揆卓荣泰协调下暂时落幕,事件未满七日,国防医学院药学系招生名额也被发现,不列入药学系学生总额上限,十二年招生员额成长近三倍,国防医学院搬出「两岸关系紧张」、「强化医疗韧性」,让药师团体不满,批评此举将毁掉医药产业,并催生台湾「流浪药师」现象。
台湾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世俗观念常尊医药为上选,一窝蜂把子女送进医药学系,台湾大学端面对少子化压力,不少学校希望借由开设医药科系吸引报名,以此维持收入早已不是秘密。但大量培育医药人才,将冲击产业发展,让已经有限的医药资源,被分配得更加稀薄,因此医药科系的招生员额,长期以来都采总量控管。
只是国防医学院招生员额,一直以来被画分在总额上限之外,让总量控管形同虚设。国防医学院药学系连十二年扩招,如今搬出的理由是「两岸关系紧张」。台海关系紧张已超过半世纪,早该在半世纪前就该特别设置「战备药师」,而不是逐年扩招,成为化外的特权单位。
身为主管机关的教育部及卫福部,对员额控管的计算方式不一,未严守允诺的上限额度,两部会都是未来摧毁国内医药产业的推手。当毕业即失业成常态、当药师专业价值被低价竞争稀释,最终受害的不是学校、不是官员,而是无数青年投入药学的理想与整个公共健康体系的信任基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