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9所,这个一线城市,正在疯狂建大学
一线的经济,三四线的教育。
01
深圳高等教育有多弱?
在经济方面,深圳可以说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城市,因为排在它前面的上海、北京,都是直辖市,和省份一个级别。
但是,它的高等教育却与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深圳素有“大学贫困市”之称,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深圳高校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以高校数量来看,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拥有92所本专科院校,位居全国第一,广州以84所排第二,上海以68所排第六。而深圳只有8所,排在第42名,不要说中西部的省会,就连中西部的保定(15所)、湘潭(14所)、桂林(14所)这些三线城市都不如。
如果看“双一流”高校,深圳也只有1所,北京有34所,上海有15所,广州也有7所,实力都位居全国前列。
再看大学生数量,深圳也处于垫底水平,仅有19万,像广州、郑州、武汉等城市都突破了百万。
深圳前身是宝安县,1979年设立深圳市,并升格为地级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随后开启了由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过程。
然而,深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圳大学在1983年就创立了,但是直到2010年,深圳仅有这一所本科院校,外加3所专科院校。
要知道1992年,深圳就跻身全国城市GDP前十强,1996年跻身前四强,成为四个一线城市之一。如此强的经济,深圳完全有实力发展高等教育,但似乎并没有被重视。
高等教育发展不行,深圳只能抢人了。深圳的落户门槛并不高,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专科生再加点积分,也能轻松落户。因此,深圳成为了全国抢人第一城,号称大学生收割机。2010年-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700多万,高居全国第一。而大学本科及以上人才,从83.3万增长到258.1万人,增速位居各大城市之首。
不过,如果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除了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还需要有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软实力”。
近10年来,深圳才开始发力高等教育,大学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02
深圳疯狂建大学
深圳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从2010年开始,这一年,南方科技大学正式筹建,由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担任创校校长。
2018年,深圳技术大学获得批准设立,成为深圳本土第三所本科院校。202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意味着又多了一所本科院校。
除了本土诞生的高校,深圳还通过引入顶尖大学设立校区的方式,增加了几所大学。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设立。2015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设立。2016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设立,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成立。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设立。
也就是说,过去10年,深圳几乎以1年1所的速度建大学,疯狂追赶其他城市。不止如此,未来10年,深圳还将拼命建大学,目前已经获悉的是将增加9所本科院校,分别是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香港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深圳理工大学正在推动“去筹”设立,校区将于2024年底完成竣工验收,计划到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000人。
今年7月,深圳海洋大学将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开始投入使用,将开展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招生规模超过1万人。
另外,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也将开建。而香港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深圳校区还在规划前期。
9所院校中,本土诞生的有4所,4所是内地和香港顶尖高校设立校区,还有一所和北理莫斯科大学一样,由天津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成立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
短短几年,就增加9所本科院校,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不愧是深圳速度,用不了多久,深圳就能跻身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市。
03
深圳必定会成为教育强市
有人说教育事业非一日之功,各个城市的大学都有历史底蕴的。深圳现在才开始追赶,最多在数量上快速提升,在质量上长期还是会落后于四个直辖市和大多数省会。
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1931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表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2010年筹建,2012年正式获批成立,至今不过10年时间,但它已经跻身为中国双一流大学。在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南方科技大学排在第33名,超过了重庆大学,东北大学等985高校,在广东省内排第三,仅次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之所以实力这么强,原因就在于它有“大师”,创始校长是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这些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引进了国内外院士60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44人),国际会士68人,以及各类专家,优秀人才。
很多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比如第二任校长陈十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专家,现任校长薛其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
再比如正在建设的深圳海洋大学,对标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国际一流高校,目标建设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深圳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未来深圳海洋大学必定会面向全球引入顶尖人才。
还有深圳理工大学,它是由中科院和深圳市共同举办,暂定的名字是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背靠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当然,请这么多大师,也是要花钱的,而深圳最不缺的就是钱。2022年深圳教育支出951亿,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5,排在全国第三,可以说是在重金投入。
一边自建大学,一边引入全国顶级高校,深圳正在疯狂地建大学,预计用不了多久,深圳就将从经济强市走向教育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