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国小附幼、活动中心拚2024完工
新竹国小附设幼儿园校舍及振兴里市民活动中心工程7日举行开工典礼,新竹市长高虹安(前排左二)带领团队动土、祈福。(王惠慧摄)
新竹国小为百年老校,校内的附设幼儿园与吴火狮图书馆拆除多年后,经中央补助加市府自筹共1.6亿余元,市府规画兴建附幼及振兴市民活动中心,7日举行开工典礼,新竹市长高虹安表示,预计明年9月完工后,最快113学年度下学期将启用,将新增6班,可招收152名幼儿。
新竹国小校史悠久,前身为新竹公学校,1937年迁至现址,其中百龄楼更被列为市定古迹,附设幼儿园原位于吴火狮图书馆1楼,建物拆除后作为停车场,幼儿园则迁至兴学楼1、2楼。此外振兴里借用学校内地下1楼防空避难空间,作为里民集会场所,多年来使用空间十分受限。
市府指出,经中央补助8854万元,市府自筹7350万元,总工程经费达1亿6204万元,于校内原址重建幼儿园校舍暨振兴市民活动中心,总楼地板面积约91坪,为地下1层、地上2层楼高的建物,未来出入口设于南大路,连接现有的通学步道与无障碍空间。
市府教育处指出,新竹国小附幼目前设有3到5岁班共3班,因应东区家长的需求,明年8月将先招收1班2岁专班,待明年新建物完工后,预计113学年度第2学期启用,届时将扩大招收3至5岁班4个班、2岁专班2班,以及幼儿图书馆。
至于全新的振兴市民活动中心,市府民政处则表示,争取到内政部前瞻计划补助400万元,活动中心面积302.43平方公尺,完工后民众将可依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向东区区公所申请借用,办理课程、文康活动、社区关怀据点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