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马偕儿医获捐百万设备 提升大新竹区新生儿照护量能
11家国际扶轮社联手捐赠妇产科超音波、输送型高阶呼吸器及重症加护型新生儿保温箱给新竹市立马偕儿童医院,2日上午举行捐赠仪式,新竹市长高虹安也到场见证。(王惠慧摄)
新生儿死亡率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遗传疾病,或受母亲妊娠期间并发症影响等有关,11家国际扶轮社有感于此,联手申请到450万元,购置并捐赠妇产科超音波、输送型高阶呼吸器及重症加护型新生儿保温箱给新竹市立马偕儿童医院,盼提升大新竹区新生儿照护量能。
新竹马偕纪念医院指出,随着国人晚婚迟育的现象普遍,新生儿的出生数不仅屡创新低,死亡率也节节攀升,而其中原因多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遗传疾病,或受母亲妊娠期间并发症影响等有关。
新竹马偕纪念医院院长翁顺隆说,在新竹马偕出生的新生儿平均每5位新生儿就有1名是早产儿,而极低体重早产儿更是占所有早产儿人数的20%,因此提升早产儿存活率,是院方一直努力的目标。
有感于此,桃园向阳扶轮社联合台湾3501、3502地区及韩国3600地区等共11家扶轮社,共同争取国际扶轮基金会全球奖助金,并成功申请到450万元,经评估后购置妇产科超音波1部、输送型高阶呼吸器1台以及重症加护型新生儿保温箱2台,捐赠给新竹市立马偕儿童医院。
2日上午举行捐赠仪式,包括新竹市长高虹安、新竹市卫生局长陈厚全也到场见证,新竹马偕纪念医院院长翁顺隆代表院方致赠奖牌表达感谢,国际扶轮3502地区总监林淑华和向阳扶轮社社长庄滢馨代表11家国际扶论社受赠。
新竹市长高虹安表示,新竹市孩子出生数及18岁以下儿童人口占比,全国名列前茅,市府推动妇女及幼儿政策不遗余力,提升妇幼医疗更是市府努力不懈的目标,但政府力量有限,民间力量无穷感谢国际扶轮社爱心及公益心,对竹竹苗地区妇幼医疗需求重视,相信可以更优化孕产儿的医疗量能。
桃园向阳扶轮社社长庄滢馨表示,「全球奖助金计划」需要结合国内外扶轮社共同来执行,透过整合不同国家扶轮社的资源和专业,实现团结合作世界一家的愿景,盼透过这次的捐赠,能够帮助优化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照护品质,也借此抛砖引玉,唤起各界共同关怀,挹注资源扩大孕产儿的医疗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