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爆炸曾将地球电离层炸出巨大“空洞”,面积大如墨西哥湾
星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已经进行了4次试飞,表现也越来越好,第五次试飞也已经提上日程,预估很快就会实施。然而其在第二次试飞中惹出的一档的事儿近日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星舰在第二次试飞的两次爆炸中,曾经将地球的大气层炸出一个巨大的电离层空洞,其直径达数千公里。
去年11月18日,星舰第二次试飞在德克萨斯博卡奇卡基地发射升空,起飞状态很稳当。数分钟后一二级成功分离,上面级的飞船部分进入预定轨道继续飞行,表现堪称完美,但之后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是一级“超重”助推器在高空中爆炸,爆炸的高度大约为海平面以上90公里,巨大的助推器化作了一团高度数百米的火焰,各种零件碎片漫天洒落。
一级助推器原本要在受控状态下溅落到墨西哥湾。然而却在90公里的高度爆炸,这很是出乎意料,之后星舰的上面级仍然正常飞行,也进入了预定的飞行轨道。
但是不久后星舰飞船的信号却消失了,地面控制中心也找不到它的踪影,被迫触发其自毁系统,于是星舰上面级也爆炸了,监测数据证实其爆炸的高度大约在海平面以上147公里。
这两次爆炸也是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的高空航天爆炸事件。而据新华网9月2日的报道,一个由俄罗斯和法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地球物理通讯》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去年“星舰”第二次试射时,发生的箭体爆炸在地球高层大气的电离层中炸出一个巨大的“空洞”。
这一现象是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北美和加勒比地区2500多个接收卫星导航信号的地面站公开数据得出的,从数据中他们发现“星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速度要比音速还快。
而且两次爆炸在近一个小时内把其所在位置的电离层炸出一个中性大气区域,而且这一区域迅速扩展,形成了一个绵延数千公里、覆盖了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到美国东南部的巨大“空洞”,其面积大到足以覆盖整个墨西哥湾(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并持续存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位于地面以上约50公里至1000公里的高度。它受太阳高能辐射(包括紫外线和X射线)以及宇宙线的影响,使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成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其也可以理解为地球大气中的一个带电层面,其中的电子密度等基本参量会随着昼夜、季节、纬度和太阳活动而发生变化。
电离层可根据电子密度等参数的变化,从低到高依次分为D层、E层和F层。D层高度约50~90公里,是电离层的最低层,电子密度较低,且随高度迅速变化;E层高度在90~140公里之间,电子密度高于D层,存在电子密度峰值;F层位于130公里以上,可再分为F1层和F2层,其中F2层是反射无线电信号或影响无线电波传播条件的主要区域。
电离层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改变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使之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并可能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和不同程度的吸收。
虽然火箭发射通常也会在电离层中造成空洞,但是星舰的爆炸造成范围如此巨大的空洞仍然让科学家们非常吃惊,因为如此规模的电离层扰动,不仅会影响火箭发射跟踪和卫星导航,还会影响天地通信和射电天文学研究,所以星舰爆炸引发的这种现象也让科学家们开了眼界,对地球大气及电离层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示。
消息来源:新华网9月2日报道《研究:“星舰”试射爆炸致电离层短暂出现巨大“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