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到底夹带了多少私货?

今天和大家聊聊虎年春节档的第一种子选手——《长津湖之水门桥》。

影片票房是春节档毫无争议的领跑者,到今天上映一周,突破了25亿元,与其他电影拉开了距离。

从商业票房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数字,虽说想要超越上一部《长津湖》57亿元的纪录难度很大——影片毕竟是一部续集,没有第一集横空出世时显得那么新鲜。

但是当我们把上下两集放在一起,当作一个完整的电影项目来看,毫无疑问,这依然是中国电影制片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运作。

长远去看,上下两部的总票房很有可能冲击100亿元——这是一个放在若干年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放在2002年到202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这二十年的历史语境中去看,《长津湖》系列则代表着电影产业结出的丰盛果实。

它所代表的中国“新主流大片”的整个运作模式,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的对象。

关于《水门桥》,可以分析的地方很多。

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其中的一个核心人物——电影的“唯一”的署名导演徐克。

我们都知道,《长津湖》的导演有三位,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人既都是导演,也都是监制。

到了《水门桥》,据于冬说,影片90%都是徐克执导完成的。所以我们在这部续集电影中,也的确可以看到许多徐克鲜明风格特色的展示。

其优点就在于,作者风格统一了,集中了。

徐克,自80年代开始一直都保持了非常旺盛的创作力,作品非常多。在我看来,他对影坛有两大最重要的贡献,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一个是特技。

徐克一直对这个东西怀有热情和坚持,多年间已经修炼成了特技狂魔。即便是一些票房失败的作品,比如世纪之交创作的《蜀山传》,也能看出他的执念:这是一部使用了大量特技手段,技法十分超前的作品,更是一部被低估的绝对的杰作。

《长津湖》里面大量的视觉呈现,动作场面上的诸多想法之所以能够在技术角度得以实现,相信离不开徐克这些年在特技方面的钻研和积累攒下来的底子。

第二个是对东方美学的打造。

既然都说中国电影要向好莱坞学习,建立自己的工业美学。那么显而易见,除了有技术上的进步和追赶是不够的,建立美学的文化自信也不可或缺。

技术自信和美学自信同等重要。

徐克自己也在不断变化。

过去,他拍江湖。逐渐开始过渡到拍江湖的边界,拍江湖与朝堂的关系,最后一路拍到体制内。

徐克的“体制内”代表作就是狄仁杰系列。狄仁杰不就是古代的一名公务员么?当然,这不妨碍他同时成为一个英雄。

在香港导演北上内地的浪潮中,徐克之所以能够扎下根,他身上对技术的执着,对东方美学的趣味,加上他对讲述“体制内”故事方面的丰富经验,缺一不可。

这些共同组成了徐克至今能够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元素。说到这里,一部绕不开的作品就是《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华山》的故事脱胎于作家曲波1950年代撰写的小说《林海雪原》。小说是参考了东北剿匪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但徐克版本中的很多具体桥段设计,显然也受到京剧样板戏的影响。

片中很多强化,比如杨子荣的经典形象,比如“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的“黑话”,都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记忆。

据说当年徐克向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表达过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题材就是《林海雪原》。

徐克显然看出了这个故事中的传奇性和娱乐性的潜质,这类题材是他北上内地之后很下功夫的一类。

同样有着参考人物原型的《长津湖》和《智取威虎山》都在徐克这里处理成了颇具娱乐性的作品,也即是相对注重艺术方面的演绎。

如果我们对比来看《长津湖》和《智取威虎山》两个故事,真的是满满当当塞满了徐克喜欢的东西。

比如《智取威虎山》里面讲小分队上山剿匪,里面有杨子荣,少剑波还有小白鸽等等人物。而仔细看《水门桥》,去掉头尾,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之外,依然是聚焦一支小分队行动的模式。

这里面的窍门就是如果想把一个事件传奇化,是不太可能采取宏大的叙事的。

传奇化,一定要保持小规模、距离感和私人性。

说起传奇性,我们看今年春节档同场竞技的《狙击手》。

《狙击手》更是一个少数人物组成的影片,一个突出个人与个人之间对决的故事。策略上,一定是通过一个微小的切入口去打造传说。

当年张艺谋拍《红高粱》,画外音开头就说“我爷爷”“我奶奶”怎么怎么样。观众虽然没有经历过片中那个时代,但是一听这样的娓娓道来,自然就进入了故事的时代和语境,相信电影讲述的传奇故事。

如果你注意到,这次《狙击手》当中也使用了画外音,使得影片的传奇性得到加强。

张艺谋作品与其他同为第五代导演的作品相比具有更强的娱乐性,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对故事传奇性的把握。

徐克的《水门桥》和张艺谋的《狙击手》在这一层面,非常相似。在宏大的背景下,聚焦小分队,最后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碰撞——在伙伴的配合协助下,吴京所饰演的伍千里一个人单枪匹马去炸桥。

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即在一个宏大的格局中,不光有着正确的意识形态,展示我们国家民族的精气神,同时在情节的承载上选择一个小而细微的叙事切口。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小模式”是徐克一如既往地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小空间中做戏,做出花样。

比如这次我们在水门桥下面进入到一个电机房。电机房不仅狭小,里面还布满了各种管道,局促而复杂。这简直就是徐克最乐于施展自己电影武功的一个环境了。

空间,一直都是徐克电影很值得看的一个元素。

徐老怪电影里经常会有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往往就在这些一般人想不到的空间里释放意想不到的魅力。

在这样一个讴歌英雄的题材里,徐克还能够不断去“夹带私货”,展现自己的电影趣味,真的是一件很令人佩服的事儿。

所以,总的来说,《水门桥》同时体现了徐克个人电影创作的发展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进程。

如果观众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观影条件,比如IMAX,比如杜比,当画面变大,人物和细节都分毫毕现,军人的制服啊、血汗、沙尘,徐克的造型美学等等融合在一起,的确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最后,我也向大家推荐两本关于徐克的电影书籍。

第一本是《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是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的,非常好看。

书中除了大量论文之外,还有许多第一手的访谈。除了徐克本人现身说法,还有他团队成员的回忆。大家可以看到徐克与其团队的创作风格是怎样建立的,他们对技术的痴迷,他们与市场的博弈等等。

这本书非常重要,如果要研究徐克的话,基本上是第一选择。唯一的难点就是这本书因为年头问题,可能不太好找,但是相信大家去强大的国家图书馆,是能够找到的。

第二本是《浪漫演义》,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出版,好找一点。

徐克电影工作室是80年代建立的,第一部作品叫《上海之夜》,我们在北影节给大家放过。副标题“ 电影工作室创意非凡二十五周年”,讲述他和团队怎么样披荆斩棘,作出如此之多的精彩影片。

其中不仅有徐克自己担任导演的电影,还有比如《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这样由程小东、李惠民导演的作品,乃至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等等。

为什么有些并非由徐克“导演”的作品仍旧被视为“徐克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徐克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本书都会讲到。

这两本书都是徐克在香港时期的总结。北上神州之后,徐克已经在一个更广大的市场和空间中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

作为个案,徐克,绝对是一个值得不断关注,不断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来分析的对象。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闲暇之余多搜罗几部他的作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