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在伊朗刺殺哈尼雅原因曝光!時機點也有特別意義
哈玛斯领袖哈尼雅7月30日出席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如图),7月31日凌晨于德黑兰住处遇刺身亡。美联社
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哈玛斯领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7月31日在伊朗遇刺身亡,外媒分析指出,幕后主使刻意选在德黑兰,时间点又是新总统裴泽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宣誓就职不久后,除了意在羞辱伊朗当局,同时释出已经渗透国家安全机构的讯息,并且让德黑兰陷入进退两难的反击盘算。
历年伊朗新总统上任,多半有数个月时间适应政局,包括掌握核武升级、敌国冲突与西方制裁等日趋升温的外交态势,可惜伊朗新总统只有区区10小时。裴泽斯基安30日在德黑兰宣誓就职,10个小时后,哈尼雅在31日凌晨2时当地住处遇刺死亡。
对此,哈玛斯31日声明指控以色列是幕后主使,以色列则拒绝肯认或否认指控。倘若刺杀主谋是以色列,那么选择行动的时空背景具备什么意义?
纽约时报指出,一名资深美国官员31日分析,以色列大可以选在中东地区任何地方暗杀哈尼雅,偏偏挑了伊朗德黑兰,还是80多国政要均出席的总统就职典礼后,期间首都维安应该滴水不漏,戒备森严,这说明暗杀者在击杀哈玛斯领袖的主要目的外,更是要让伊朗难看,同时警告新领导人其国家安全体制已经被深入渗透,以色列要袭击伊朗易如反掌。
裴泽斯基安竞选团队的主要领袖毕曼内什(Ali Akbar Behmanesh)事后在访问中表示,「这起攻击大大打脸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羞辱了我们的国家,危害到整体国家安全体制,显示我们的情报出现严重漏洞。」
此外,耶路撒冷邮报更直言「在卡达击杀哈尼雅固然理想,但是选德黑兰更好」,其援引消息人士指出,选在德黑兰是要让伊朗陷入是否回击的两难,让国际关注伊朗是否反击、如何反击以及强度是否导致中东局势升温。
对此纽时简略列出不同的报复会有相应的后果,如果预设以色列作案。
如果伊朗直接射飞弹攻击,像是4月继45年来首度直接行动的话,双方交火很容易升级。
如果交给代理人动手,比如让黎巴嫩民兵组织真主党加大对以色列北部的施袭力道,或者由叶门叛军青年运动扩大在红海行动,冲突很可能蔓延到黎巴嫩,或者造成美国海军必须出手的局面。
所有可能选项中,最具风险的不外乎伊朗决定在核武发展上迈出最后一步。
伊朗这几十年来一直在生产核燃料,近年浓缩燃料程度接近核弹水准。尽管美国情报评估指出伊朗始终没有制造出真正的核武器,但是伊朗领导人近几个月已经公开表示重新考虑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