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信托再度生变 百亿“窟窿”能补上吗?

出品|达摩财经

近日,雪松信托发布公告表示,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总裁李楠因个人原因辞任总裁职务,由公司副总裁陈健代为履行职责。同时,此变动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李楠曾先后在平安信托、诺亚财富等公司就职,2016年9月加入雪松控股。2019年5月,李楠加入雪松国际信托担任董事长助理、副总裁,分管财富管理中心,2021年4月起任雪松国际信托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披露一系列处罚信息,雪松信托因多项业务违规被处以220万元金额罚款,李楠和多名责任人也出现在处罚名单中。

6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雪松国际信托因以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名义误导投资者、违规审批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信托产品净值化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开展存在利益冲突的交易且未向投资者披露等违法违规事实,被江西银保监局处以220万元罚款。

同时,李楠因对雪松国际信托违规审批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法行为负直接责任,被江西银保监局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雪松信托前身是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12年,公司更名为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4月,雪松控股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同年6月,中江信托更名为雪松信托。

雪松信托成立后,开启了密集产品发行计划,截至2020年7月末,仅一年的时间雪松信托就发行了67只信托计划,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

在其发行的新产品中,“长青”系列是雪松信托的特色产品——供应链金融,在已发行的67只产品中独占42只,产品总规模超过200亿元,底层资产为对知名国企的220余亿元应收账款。

彼时,证券时报曾报道称,对雪松信托所谓应收账款的债务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发现,债务人几乎清一色否认该等债务的存在。雪松信托发行的42只长青系列产品风控“裸奔”、底层资产虚无,具有重大自融嫌疑。

虽然当时雪松信托对此报道作出了“报道不实”回应以自证清白,但让人没想到的是,2021年4月,雪松信托自主发行的产品迎来大面积逾期,风险集中爆发。

在雪松信托所有逾期产品中,“长青”系列所占比例最大,江西银保监局2022年9月出具的一份文件显示,“长青”系列产品总计未兑付金额为22.98亿元,涉及12只产品。

另外,“长茂”与“长惠”系列的3只产品未兑付金额共计10.64亿元。“长盈”系列共计9只产品逾期,未兑付总金额约64亿元。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雪松信托未兑付的金额合计约97.62亿元。

随着雪松信托的爆雷,整个雪松系的资金链也陆续开始出现问题。2022年除夕夜之前,雪松控股实控人张劲以致歉信的方式公开承认理财产品违约无法兑付,大批投资者随后至雪松总部维权。

2022年夏天起,包括张劲在内的雪松控股多位高管陆续被调查。今年4月,齐翔腾达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陈晖失联——陈晖系雪松控股董事、核心高管之一,随后有媒体报道称,陈晖卷入了广州农商行与雪松控股之间70亿元的抵押融资案。

5月7日,广州公安局黄埔分局公告,雪松控股下属的广东圆方投资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查处,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种种迹象表明,张某即为雪松控股实际控制人张劲。

在张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一个月,雪松信托在6月6日延期发布了2022年年报。

年报显示,2022年,雪松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下降60.92%;净亏损1.48亿元,同比下降87.72%。期内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1亿元,下降达60.21%,成为其促使其业绩下滑主因。

截至2022年底,雪松信托录得总资产31.09亿元,同比减少19.65%。其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353.46亿元,同比减少43.15%。其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228.25亿元,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125.21亿元,较年初均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 2022 年末,雪松信托固有资产的信用风险资产合计29.07亿元,不良资产合计20.68亿元,不良率高达71.13%,比上年末增加27.3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