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为何台湾公立大学世界排名直直落?

图/本报资料照片

根据〔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台湾在公立大学部分普遍不佳且多数下滑;今年,台大的排名为187名,较去年的113名下跌74名,明年是否会跌出200名外,尤值关心。

在这次泰晤士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医药大学(251-300),台北医学大学(301-350),亚洲大学(351-400)的排名是紧跟在台大之后,且在清华(501-600),阳明交通(501-600)及成功大学(601-800)之上,这样的情形说明了,台湾的一些私立大学不论在经营效率或是学校治理上,都远较多数台湾的公立大学为佳,因此,台湾目前在高等教育上的困境,竟也有奋发突起之勇者,着实令人惊艳,未来亦不无可能超越台大。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世界排名居前者,多为美国高校;若与美国相较,现今台湾的「大学法」与美国公私立大学的运作有诸多不同,而这也是现今台湾高等教育陷入困境之所在。

以美国的公立大学为例,有许多州都有联大系统,如加州大学(UC)下设有柏克莱、洛杉矶等知名分校,而在这些分校之上,设有董事会 (Board of Regents), 其他如德州、堪萨斯州等都有类似董事会的设立。该董事会通常由州长任命,而各分校的校长人选通常是由上述董事会遴选后,全权决定,而与台湾不同的是,新任校长的遴选及决定,在许多案例中,也没有原学校老师及学生的参与,而学校的老师及同学,是在人选确认公布后才会得知,套句台湾的流行语,它就是百分之百「黑箱作业」的。

更有甚者,美国公私立大学的校长,可视为大学的 CEO,他有很大的权力,诸如各学院、系所的整并及重组等,都是校长一人可以乾纲独断的,而在这重组的过程中,有许多终身职的教师,若无法被安排(插)至新组成的院或系所时,因原有的院及系所已不复存在,故其将丧失原终身教职的保障,而面临失业或须另谋教职,因此,美国大学的教师虽有终身职的名义,但其实质的保障可能比台湾公立学校为差。

美国公私立大学校长有权可直聘各学院院长,而校方(如副校长)及学院院长亦有权决定是否给教师终身长聘合约,校长及董事会也有权否决给予终身聘之建议。惟若校长和各级主管表现未能达标时,也有可能随时被撤换。

此外,各系教师年度若得到若干美元的加薪额度时,则系主任有权决定系上老师的不同加薪额度,且通常校方亦会硬性规定,系上每位老师的加薪幅度应依每位教师表现(merit)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更不可打着「「教授治校」旗号,任由大家瓜分。

为此,在美国的公私立大学里,是没有听到什么「校园民主」的口号;而「教授治校」的理念,也与台湾相差甚远。在美国,不论是校长、副校长、院长、系主任等都属于学校「管理团队」,当然也都是教授,也当然是「教授们治校」,相对的,一般的教师及学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无权参与的。

依台湾「大学法」第8条规定,「大学置校长一人,综理校务,负校务发展之责,对外代表大学」,然依该法第15条规定,「大学设校务会议,议决校务重大事项」,为此,它架空了校长的权力。此外,依该法第20条规定:「大学教师之聘任、升等、停聘、解聘、不续聘及资遣原因之认定等事项,应经教师评审委员会审议。」如此一来,也进一步架空了系所主管、院长、教务长或副校长裁量权,这是现今台湾各公立大学的真实写照。

校园民主的结果,也必与校园民粹共生,现今台湾的公立大学校长、院长等人在既没有胡萝卜也没有棒子下,是很难有所作为。

更有甚者,大学里,教师的能力也当然各不相同,若是教师的能力不论是依常态分配,或是卜瓦松 (Poisson)分配,能力强者永远都是少数,为此事事投票的结果,能力强者是永远都投不过能力次强者「及」较弱者结合后的多数,精英领导变得很不现实,也常常沦为自取其辱的笑柄。当然,在台湾的学校里,最好的明哲保身之道就是作伙乡愿。

本文实无意贬低台湾的公立大学,唯本文须严肃地指出,在国外绝大多数大学都没有采台湾「大学法」这种权责不分的「全民共管」模式时,台湾公立大学的世界排名,很可能只会一步步(或快速)地往下滑,原因无它,这是因为:别人的进步只会快且会更快,反观台湾的进步却只会慢 … 且只会愈来愈慢。(注:此文为精简版,全文请参见工商时报名家评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