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引国际研究 曝「这2种疫苗」混打 突破性感染比例较2剂BNT低
近期一项刊登于《自然》的法国研究发现,AZ混打BN突破性感染比例比2剂都打BNT者更低。图为接种示意图。(达志影像)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日前预告第13轮将开放AZ混打BNT,预计在11月上旬开放全年龄施打,但仍须以疫苗到货时间为准。近期一项刊登于《自然》的法国研究发现,AZ混打BNT突破性感染比例比2剂都打BNT者更低,且对变异株具有更好的中和能力。另一项刊登于《刺胳针》的瑞典全民研究则发现,不论是AZ混打BNT或AZ混打,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益都比2剂AZ高。
近期一项刊登于《自然》的法国研究发现,AZ混打BN突破性感染比例比2剂都打BNT者更低,且对变异株具有更好的中和能力。(图取自新冠肺炎科学防疫园地)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今邀请台大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廖思涵分享国际间的混打研究。其中一项近期刊登于《自然》的研究以法国里昂医院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万69人完整接种BNT疫苗,而有2512人接种AZ与BNT的混打疫苗,并在3个时段测量血清抗体浓度,分别是接种第一剂前、第2剂前,以及第2剂4周后。
廖思涵表示,该研究结果显示,混打组在第2剂接种满14天后突破性感染的比例较低,相较于2剂BNT组低了47%。若进一步研究血清抗体,混打后的IgG抗体浓度上升至与BNT组相当,而针对不同变种病毒,混打组也显现出更好的中和能力。若比较在辅助型T细胞CD4与毒杀型T细胞CD8的免疫反应,混打组也产生了较高浓度具杀病毒能力的干扰素。
一项刊登于《刺胳针》的瑞典全民研究则发现,不论是AZ混打BNT或AZ混打,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益都比2剂AZ高。(图取自新冠肺炎科学防疫园地)
另一项近期刊登于《刺胳针》的瑞典研究,以当地全国民众为对象,探讨接种第2剂14天后,疫苗的有效性及住院、血栓等风险,其中2剂AZ组有43万100人、AZ混打BNT组有9万4569人、AZ混打莫德纳组则有1万6402人。
与未接种疫苗者相比,混打组对预防有症状新冠肺炎的效益较高,其中AZ混打BNT为67%、AZ混打莫德纳为79%,明显高于2剂AZ的50%。在研究区间共有19人因新冠肺炎住院,其中16人来自未施打疫苗组,2人为2剂AZ组,1人为AZ混打BNT组,0人来自AZ混打莫德纳组。在血栓风险部分,接种疫苗组在调整年龄之后,血栓风险并没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