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落幕 外商下单更谨慎、对价格更敏感
图为10月16日,广交会展馆内的参展人员。(图/中新社)
本届广交会第一期于19日收官,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过10万人,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从数量上看,本届广交会首期的境外采购商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准。然而,外商下单更加谨慎,对价格也更敏感。
界面新闻报导,从外商结构来看,有明显的变化。其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近7万人,比上届同期增长65.2%。不少参展商均表示,客流对比上届有明显增加,采购商主要来自非洲、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欧美客人偏少。
报导指出,外商回来了,但订单是否一同到来仍需打个问号。一期落幕后,广交会官方尚未发布意向成交金额。不少参展商表示,客户下单更谨慎,对于价格也更为敏感,转化率表现如何还要观望。
台湾采购商詹大兴主要经营电器,他坦言,「今年行业景气不好,消费力度有限,大家还在持续消化库存。疫情期间三年生意还好,今年反而差了,订单减少了五成以上。」他从另一个负责欧美市场的同行处得知,欧美去库存的压力也很大,「此前欧美客户每次会订很多,导致现在还会砍单。」
詹大兴表示,这次来主要是跟老朋友见面、联络感情,至于具体采购还没做出决定。
Medhat的公司主营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他表示,疫情三年产品需求非常高,无论是产品范围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增加,这也导致疫情后,订单量出现大幅下滑。
采购商下单更谨慎,同时也对成本端更敏感。Medhat提到,之所以选择秋交会,「因为秋交会的促销活动力度更大,新产品也更多。」
不少家电参展商也观察到采购商购买力的变化,订单量、订单频率有所下滑,产品档次会倾向中低端。山东小鸭集团家电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刘光敏认为,人流只恢复到疫情前四五成。
另一层变化体现在进口方式上。中山市联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亚洲销售负责人Kakao提及,不少南亚、非洲的客户会要求购买零部件,「他们自己有厂,寻找到替代品后可以减少成本。配件的进口关税也会比整机低。」Kakao在展会上没有等到欧洲客户,「现在我们跟欧洲的交易方式主要是,提供样品过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