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解读:对标美国硅谷
中心工作室出品
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对标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沿广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复合型要道,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区域,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中国“硅谷”,形成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拥有怎样的基础条件,其空间规划如何,又将通过哪些举措,实现“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目标?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如何依托现有优势,资源互补,引领珠三角参与全球竞争?本报将一连四日推出专题报道,详细解读“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粤宣
在今年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部署。编制《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是落实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近日,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科技厅等牵头单位,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将连成一个长180公里的“创新经济带”。《规划》凝聚穗莞深发展共识,提出“一廊十核多节点”空间布局,通过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创新平台打造、人居环境提升等举措,构建共享、开放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基础条件:穗莞深人均GDP超过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标准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穗、莞、深创新发展基础雄厚,特别是企业创新优势突出。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引用一组数据指,三市以占全国0.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6%的GDP;人均GDP?13.7万元,超2万美元,超过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标准。
“在创新经济方面,穗、莞、深聚集了广东六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着一批全球知名、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和潜力巨大的‘瞪羚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OPPO、大疆创新、广汽集团、广药集团、金发科技等,多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也扎根于此。从科研机构来看,三市拥有双一流建设高校2所和建设学科18个,2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6家国家工程中心,集中布局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东莞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都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打造提供了基础条件。”
郭壮狮表示,纵观国际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全球创新要素呈现向一些经济条件、产业基础、人居环境较好区域集聚的趋势,且依托交通要道呈“廊带”形式分布,如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就是这样的区域,《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具有可借鉴的国际科技创新发展经验。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优质的人居环境最具吸引力。郭壮狮介绍,“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范围内及周边的交通设施、城乡环境、公共服务等,也将逐步提升。
“比如,三地的空间联系将更加紧密。我们正在构建‘三网两枢纽综合交通体系’,力争实现走廊内十大核心创新平台‘10分钟进入高快速网,45分钟到达三市中心城区,60分钟通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目标。”
又如创新走廊内人居环境的改善。“我们要以国际标准配置创新社区,创造无处不在的学习交流机会,提供数量充足的公园、休闲游憩小广场、创意咖啡馆等公共开放空间;提供触手可及的高品质服务,配备双语学校等高水平国际化教育培训设施。这些高标准的空间场所将吸引全球人才到这里工作生活。”?郭壮狮表示。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三步走”
第一步
到2020年科技产业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第二步
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第三步
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大数据综合分析 定出“一廊十核多节点”格局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范围为:沿广深轴线区域,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新区,沿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的创新要素集聚区域,长度约180公里。
郭壮狮介绍,《规划》使用大数据手段,在对相关区块进行综合分析后,根据创新要素空间聚集的动力机制,提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十核”指的是走廊范围内创新能力和潜力最强的十个区域。这十个区域由省一级统筹指导,根据目前发展状况分为三类推进:一是加快发展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中新知识城、深圳坂雪岗科技城、东莞松山湖;二是着力提升广州科学城、深圳高新区的创新能级;三是积极谋划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深圳国际生物谷、深圳空港新城、东莞滨海湾新区等产业布局。
“多节点”指具有一定创新基础,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节点。这些节点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加以推进。根据其发展特色,同样分成三类加以推进:一是广州国际生物岛园区、深圳-凤凰文旅科技小镇、东莞中子科学城等发展成为创新研发型节点;二是广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黄埔·云埔片区、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等发展成为创新制造型节点;三是广州白鹅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东莞水乡新城等发展成为创新服务型节点。
协同创新 形成互补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一大突破,是明确了广州、深圳、东莞的科技创新产业定位,提出建立跨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凝聚了穗莞深发展共识,三地创新产业走向互补和合作。
郭壮狮认为,三地创新活动各有特点、形成互补。例如广州高校、科研机构密布,科技基础研究能力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产业创新能力强,东莞具有一批制造业企业、产业转化能力强,如果能充分发挥多种元素聚合叠加,必将在中国乃至全球再造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经济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