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滩地发展太阳能会悲剧? 研究团队曝「具体方案」创造双赢

布袋盐田湿地及布袋废弃盐田。(图/成大副教授王筱雯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下同)

记者周亭玮、丁维瑀、卢映慈/专题报导

现今全球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台湾政府也订立「2025非核家园」的目标规划于2025年提升20%的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其中,太阳能就是近年力推的项目之一。太阳能电池拥有无需燃料、低废弃物与污染、无转动机组与噪音等特点,寿命更长达20年以上,虽然看似完美,被认为是极佳选择;但事实上,在发展的过程中,却衍生出许多问题

行政院2016年10月核定「太阳光电2年推动计划」,设置目标分为「屋顶型」与「地面型」。屋顶型包含中央公有屋顶、工厂屋顶、农业设施与其他屋顶;地面型则为盐业用地、严重地层下陷区域水域空间掩埋场等各类型场域

►限电恐慌找出路!小屋变电厂 「太阳房东」成另类绿能商机

►「水鸟也怕热!」太阳能板超消暑 湿地观光「亲水吹冷气」

盐滩地发展太阳能真的OK?

台南嘉义地区约770公顷面积的废晒盐滩地,被视为发展地面型太阳光电专区的绝佳场址,就此衍生出破坏湿地生态、摧毁重要野生鸟栖息地的问题。成大水利工程及海洋工程学系副教授王筱雯,近5、6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台南、嘉义沿海一带环境永续发展的研究,深知湿地生态保育的重要性,更发现其价值未被理解。王筱雯表示,许多人都会认为,湿地只有生态上的价值,但其实对人类活动福祉是有具体贡献的,也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文化、调节、支持,它能调节微气候、减少洪患,也提供栖地给仰赖盐田湿地生存的物种。

王筱雯举例,「像黑面琵鹭就比较容易受到惊吓,因此在那(盐滩地)设置太阳能板,等于直接剥夺牠们的栖地;对许多飞行鸟类来说,太阳能板远看像湖面一样,在牠们俯冲时就会造成死亡的悲剧。」

鸟群在湿地觅食。

能源局则表示,国内盐业用地经盘点超过4400公顷,初期排除国家重要湿地,规划803公顷设置太阳光电,「考量水鸟生态,行政院请农委会特生中心调查鸟类资料及生态团体资讯,避开鸟类生态热区,并跟环团充分沟通,以嘉义102公顷、台南214公顷生态共荣区,优先推动设置。」

针对最新进度,能源局回应,嘉义102公顷9月1日完成厂商遴选,后续会协助厂商完成设置;而由台电公司主导,台南214公顷盐田光电设置,目前正进行整体性规划。

在发展绿能与环境之间,如何创造双赢

王筱雯说,日前参加奥勒冈大学环太平洋大学会议,其中就有讨论到环境永续的议题,而会上也把台湾的case当作讨论重点,「其实不只台湾,全世界积极在发展绿能的同时,都有遇到类似问题,像德国...这方面算是走在最前面的国家,但他们走得太快了,后来发现很多对环境造成的冲击是不可逆的,所以现在开始慢下来,想弄清楚到底该怎么做,能在绿能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研究团队提出不少替代场址的想法,包括鼓励住家、工厂善用屋顶面积发展太阳光电;在水域设置漂浮式太阳能板;创建太阳能光电塔;考虑运用台铁高铁沿线的上方空间等,团队强调,「湿地保育与开发不是对立,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情况下,该环境同时可被开发。」

▲太阳能板。(图/太阳能业者天泰能源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下同)

能源局对此表示,在「太阳光电2年推动计划」中,屋顶型设置以公有屋顶、工厂、农业设施、商用民宅等为主要推动设置目标,只要是合法建筑,具备建物登记誊本等相关文件,建筑物结构安全,包括取得建筑师、土木技师或结构技师签证的结构安全证明书,皆可申请。

能源局也指出,过去高铁、台铁已经在所属建筑物设置太阳光电,目前亦积极盘点可设置场址,「近期台铁完成潮州维修机厂,太阳光电标租设置案,规模超过4MW以上,为国内大型屋顶设置案例之一。」

有环团人士纳闷,「与其把光电场放在未开发的绿地、湿地,为何不先运用已开发的灰地?」对于这个问题,能源局解释道,其实地面型设置不只针对盐业用地,其他包括严重地层下陷不利耕作区域(共18区,1253公顷)、水域空间(水库、埤塘、滞洪池)、已封闭掩埋场及边际土地闲置空间,皆有推动绿能发展。

能源局表示,「政府推动地面型太阳光电设置,并非如某些环团所说专挑绿地或湿地,而是以多元运用边际土地及闲置空间的方向推动,希望能兼顾生态、经济与绿能发展,未来并朝土地复合利用的方式规划,善用有限的土地空间。」

新出入?太阳能光电塔、公路沿线设太阳能板

「如果大家真的要盖在这种生态地上,那该怎么办?」王筱雯抛出问题,如何能在绿能和生态间创造双赢,其实正是他们致力研究的方向。团队与加州柏克莱大学(UC Berkeley)共同提议创建太阳能光电塔,将原本平面的太阳能板立体化,并架设于鱼塭或农田。

王筱雯指出,太阳能光电塔是把太阳能板层层叠起来,以垂直的方式,朝不同角度往上盖,这样一来面积缩小很多,但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益是比较低的,而且目前仍在研究发展阶段,是否可行还要评估。

另外,王筱雯也提到国外现有的例子,像韩国、德国就有在公路沿线设太阳能板,他们透过现有基础、照明设施,在交通沿线上做串联。

▲王筱雯教授研究团队于嘉义县新店村举办民众座谈会。

业者也有话要说!

公民意识尚未凝聚之前,再生能源最大的挑战,源自于太阳能发电的分散性、门槛又较低、容易安装,加上绝大部分的投资商对电力系统的了解不深,就会引来外界对于太阳能的疑虑,其中包括质疑业者赚取不当补贴、伤害生态等,太阳能业者天泰能源就表示,「政府与民间更需花费时间去沟通,政策必须坚定。」说起生态与太阳光电的冲突,天泰能源提到,若土地主管机关或社会团体都是「各说各话」,没有真正做好沟通,自然会让反对再生能源的人士找到机会抨击,结果就是各方皆输,「成为彼此对立的困境」。根据国际文献分析,太阳能发电对自然环境包括人体的危害,是所有发电类别中最小的。而天泰能源也认为,台湾特有的岛屿生态,加上季节性候鸟过境的环境,并没有办法完全借镜国外经验,「但我们相信,倘若这个社会保有对想像力的宽容,再生能源在台湾自然可以一直往前。」

▼达鲁玛克部落设置公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