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让东方智慧焕发新生机
原标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让东方智慧焕发新生机
开栏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唯有实干奋斗,才能赢得未来。为展现南粤大地实干奋斗者的风采,今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奋斗出新彩 实干创未来”全媒体报道,讲述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不断突破、苦干实干、创造奇迹的奋进故事,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不懈奋斗,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敬请垂注。
行医36年,张忠德成为岭南中医的一块“金字招牌”。
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14次驰援,他的身影总是忙碌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这句话,成了对张忠德医者生涯最形象的诠释。
即使已到花甲之年,张忠德在振兴中医药的道路上依旧不停步。
作为一名医者,他常道:行医如行善,医务人员必须把善和爱放在心里,以岐黄之术护佑生命之火。作为一名现代中医人,他有更远大梦想,希望以科技之刃解开中医药疗效之谜,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行医如行善,追求精益求精
张忠德,人称“德叔”。谈起他,必定绕不开两次传染病疫情。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时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也因此不幸感染病毒,在“鬼门关”走了一遭;2020年起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他多次驰援各地,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在救治传染病上的作用。
在与传染病病毒赛跑的路上,张忠德是“急先锋”,不惧险难,用药精准;在中医诊疗领域里,他是“慢郎中”,望闻问切,气定神闲。
几年前,当儿子执意要学中医时,他缓缓劝诫:“年轻人前期一定要吃苦,要把基础慢慢打牢,就像工地,根基越牢,房屋坚固程度就越高。”
这么多年,他也是如此“慢慢”走来。
1988年,张忠德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进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有一次,为守住一个重症患者,他扎在病房里几天几夜不回家。患者病情缓解时,他说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喜悦,“那种开心,别人都不能理解”。
之后近10年,张忠德生活的大部分被考试、值夜班和查房填满。他不嫌琐碎、苦累,铆足劲学习。
选定呼吸疾病研究方向后,1995年,他来到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现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进修。日复一日查房、会诊,课程强度大,堪称“魔鬼训练”。
18个月后,他从钟南山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当时33岁的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积累,认为“40多岁做医生,才刚刚开始”。张忠德笃定,做中医,不能急功近利。
张忠德师从岭南医学代表医学家甄梦初、国医大师晁恩祥,将二者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直到今天,头顶着“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的头衔,德叔还是感慨“学不够”。
每天清晨5时多,他在晨运后便开始了一天工作——读古籍、查处方、翻病例、看论文。不管身上有多少的头衔与光环,德叔的职业底色还是一名医生,所以他总说:“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弯道超车、投机取巧是走不长远的。”
为方便患者,张忠德的门诊挂号名额常常从25个加到60个甚至70个,忙到下午两三点才吃“午饭”是常事。不忍患者耽误治疗时间,他为有困难的患者垫付药费、亲自带需尽早入院治疗的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是家常便饭。即使不坐诊,德叔也随身带着处方纸,方便看病开药。“行”“可以”“没问题,我来!”这是他对患者说得最多的三句话。
行医如行善。张忠德说,作为医生,医德是最重要的。医术只要勤恳好学,都会提升,但一个人只有有大德、有大爱,才有前景。
为中医药传承埋下“种子”
“这是悬灸,悬灸就是悬挂在穴位上面进行艾灸。”在课堂上,朝天小学六年级同学吴钰岚熟练地操作“悬灸”,介绍穴位、功效和适应症,是朋友圈的中医“小能手”。
这一成果也与张忠德有关。作为中医世家甄氏杂病流派传人,在日常门诊中,张忠德发现越来越多孩子出现鼻炎、咳嗽和哮喘,而这些多发病跟饮食习惯、作息规律息息相关,于是萌发了让孩子学中医的想法。
2020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与朝天小学在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等单位支持下,联合打造的“岐黄护苗·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如今每周二下午,广东省中医院都会派出不同的专家团队进驻朝天小学,将形式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生活方式带到师生身边,辐射更多家庭。
课上,学生们自制中药防疫香囊,学习中药辨识、穴位经络、护脊护眼等知识;课后,学生参加中医药研学嘉年华,制作中草药面膜、卷艾条,同学间互相进行悬灸,练习八段锦。
就这样,每周二下午的“杏林研学”课,成了全校最期待的一堂“标配课”,孩子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就此被点亮了。
三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在多所小学成立“德叔杏林研学中队”“岐黄苗苗中队”“忠德中队”等,科普中医健康理念,传承中医药文化,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传承需要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参与。”张忠德介绍,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传承优秀中医药文化,广东省中医院研发了研学课程、通识课程、主题活动、互动游戏、嘉年华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和家长对中医药的兴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氛围。
搭建大湾区中医交流“朋友圈”
作为一名现代中医人,张忠德还肩负着一个使命——把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
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也是一个“黑匣子”,“有理说不清”“有效道不明”的状况如今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张忠德看来,“慢中医”要借助科技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只有用现代科技论证传统中医药的疗效,把中医药的科学原理讲明白,才能建立起一套中医药诊疗的国际标准,提升中医药科学的国际认同。
为更好破解中医药奥秘,德叔把大量精力用在临床科研上。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首家粤港澳创新中心、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相继落地,不仅刷新了许多人对“老中医”的刻板印象,也提升了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含量。8月中旬,广东省中医院中药新药“温阳解毒颗粒”获批上市,这款由张忠德领衔研发的药物,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是中医药临床转化的重要一步。
许多人留意到,多年来,德叔搭建了一个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交流朋友圈,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相互交融,碰撞出大湾区的中医药运作系统。
自2022年起启动香港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后,广东省中医院率先派出重症医学专家前往香港医管局属下的西医院重症监护专科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今年,首批20名香港中医师来粤“规培”。半年来,香港中医师黄惇祺已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病房深入学习中西医协作。不同于过去跟班学习,这一次他有了处方权,还能参与到患者治疗过程中,自己的中西医协作治疗专业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更多提升。
2023年10月,经粤澳两地药监部门批准,广东省中医院5个获批跨境使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被发往澳门,填补了中国境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跨境使用的空白;2024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首家公立中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陆续安排100至200人赴内地接受训练,学习借鉴中医护理等方面的“广东模式”。
粤港澳中医药的双向奔赴,走得扎扎实实。张忠德相信,通过搭建平台等形式,大湾区能够共同探索传统医药在疾病预防与治疗、科研合作与创新转化、人才培养及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共同拓展境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对于将中医药诊疗经验推向世界的目标,张忠德自信并满怀期待。他相信,未来中医药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给全世界的一张名片。
■对话
“为患者解决病痛方为最大实干”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做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忠德:作为医生,不管多有名望,或者别人给予多高的称赞,医德都是最重要的。只要勤恳好学,医术都会提升;但一个人有大德、有大爱,才会有前景。对年轻医生来说,最需要培养的是爱心和善心。行医36年,至今我坚持每周至少出两次门诊。不少人问为什么看病如此辛苦,还要看?行医如行善,医务人员必须把善和爱放在心里,用自己的技术实实在在帮助别人,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做到“身累心不累”。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一名医生的“实干精神”体现在哪里?
张忠德:我认为,一名医生竭尽所能用自己的全部本领为患者解除病痛,就是最大的实干。每次出门诊,我都要提前到,有时还要加班到晚上七八点。很多患者都是从外地过来的,看一次病不容易,所以我就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多加几个号,多看几个患者,帮他们安排好。我只是付出一些个人休息时间,就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实现早日康复,这是非常值得的。每次听到患者简单的一句:“德叔,我好了,谢谢你。”那一刻,就是我感到最自豪、最有价值、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南方日报:除了医生这个身份,您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和大学教师。面对不同的角色,您的工作重点有何不同?
张忠德:不同的角色面临的任务与分工各有侧重,但归根结底都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以科技研发为例,医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从疾病的发生机制,到中医药特色手段的机理、作用和产出,这些年来我和团队成员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努力攻关中医药难题,尝试把背后的原理讲明白、讲清楚,让更多人接受、认可中医药。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名老师,我更加关注青年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希望以身作则,将行医与科研的知识、技能、态度传承给学生和晚辈,让更多年轻人真正做到“早临床、读经典、厚基础”,学习到扎实的学识本领。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陈子阳 通讯员 陈佳佳 王军飞 查冠琳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