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合校3年爭議多 去年找竹女當「附女」告吹

阳明交大合校后3年以来屡有争议,去年校方因找上有百年历史的新竹女中作「附女」引起竹女校友强烈抗议,最后计划胎死腹中。图/报系资料照片

阳明交大合校后3年以来屡有争议,毕业证书没校徽、学校识别标志一度不见交大意象挨批,校务会议代表人数以阳明、交大学区各半,也让交大人不满。去年校方因找上有百年历史的新竹女中作「附女」引起竹女校友强烈抗议,最后计划胎死腹中,未料今年再传在六家校区强推群联产学合作大楼,再遭轰程序不正义,风波接二连三。

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2021年2月1日合并为阳明交大后,当年不巧碰上疫情,首届毕业生领到的毕业证书,被发现「没有校徽」,显得相当阳春,虽然仍属正式法律文件,但合校新校徽2023年后定案出炉,毕业2年的校友才真正迎来印有校徽的毕业证书。

不仅校徽引发讨论,阳明交大合校后推出新的学校识别标志LOGO,也曾被校友砲轰设计差、交大被消失等,当时还有校友发动连署,逼得校方召开校务会议时,决议暂缓设计的LOGO。后续还组成识别系统工作小组,加强沟通校徽与识别标志设计。

合校以来,还陆续发生阳明学生会在阳明交通大学新生手册疑似故意矮化「交通」名称的事件,以及校歌难产、校徽设计评价不一与校务组织叠层架屋等争议。校务会议代表人数迄今也还「谈不拢」,阳明校区主张应以阳明与交通两校采1比1的比例,交大校区教师则认为要以学院规模做人数分配才公平,双方各有主张,迄今仍无定案。

2023年则爆出阳明交大找上国立新竹女中改隶为附中的争议事件,消息曝光后许多竹女校友不满母校要消失发起连署,并质疑推动改隶过程是「黑箱会议、光速程序」。多名校友更发起连署,并成立「反对竹女改隶附中工作小组」并北上教育部陈情。

针对外界疑虑与反对声浪,去年七月阳明交大副校长陈永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去年因教育部希望推动高教深耕二期计划,其中内容包括增加女性人才,新竹本来就是科技城,需要更多国际型高中培养,这也是许多园区人的心声与需求,由于这些原因,才催生出校方与竹女的合作案,由阳明交大主动邀请竹女,希望双方对接资源,让新竹的高中更进步。

陈永富说,两校之间的合作还有一项重要原因,随着108课纲上路,高中缺乏专才老师,难以开出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多元选修与特色课程,如果两校双方已确定有合作意愿,阳明交大将评估由学校硕博士生来高中开立特色微课程,由于硕博生与高中生的年龄差距较小,上课之余也可让高中学子了解到大学念书的心得。

虽然「阳交附女」话题喧腾一时,但过程未见公开透明,持续遭强烈反弹,教育部最后回函认定竹女规画改隶过程不符改隶要点,并要求竹女确实依规审慎办理,并妥善沟通、以杜争议。阳明交大眼见计划告吹,去年底改找上竹北高中改隶附中,此案则获竹北高中高度共识0票反对通过,两校目前共同启动后续程序中,并公开办说明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