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出手,向母校中国科大捐赠2亿元

12月2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杨元庆以个人名义,向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捐赠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楼建设,助力母校基础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2亿元捐赠,也成为中国科大自1958年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校友个人捐赠。

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杨元庆于1964年出生于安徽合肥,高中毕业于合肥一中,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加入联想集团。这次捐赠是他对母校中国科大的第三笔个人捐赠。

此前,2017年,杨元庆向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励学术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生、教授。2020年,他又以个人名义向中国科大捐赠1000万元,助力中国科大新冠疫情科研攻关,并推动学校公共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此外,他还曾向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发起过捐赠。

在此次中国科大捐赠签约仪式上,杨元庆表示,“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这个诗句可以形容他对科大的“故乡情、校园梦”。科大于他,就像江河之源,草木之根,让他满怀感恩和眷恋。

今天,他尤其激动,因为能够履行两个特别重要的使命,进一步落实他的思源之情、回馈之意。

“第一个是为家乡做好服务的使命。今天上午,我很荣幸地被选举为徽商总会首任会长,这是一份巨大的信任,也是一份巨大的责任,让我能够有机会带动更多徽商更好地服务家乡。

第二个就是为母校做好传承的使命,也是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的原因。今年是科大65周年校庆,我留意到母校一直在筹资为少年班学院建设新的大楼,要为青少年学子们提供一流的学习、科研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材。这是意义深远的‘百年大计’,我当然义不容辞要支持。”

以下为杨元庆在中国科大捐赠签约仪式发言全文:

尊敬的舒书记、包校长,各位老师、学弟学妹,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又一次回到故乡合肥,回到母校中国科大。也感谢大家在寒冷的冬日里来到现场见证,我对母校的这次捐赠。

大家或许读过这样一句诗: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我想用这个诗句来形容我对科大的“故乡情、校园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考大学的时候想离开家闯荡闯荡,于是报考了上海的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因为故乡魂牵梦萦,就又回了合肥,到中国科大计算机系读研。在我心目中,科大一直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在我读书的时代,科大的名气甚至比清华、北大还要响,很多状元放弃清北也要来读科大。尽管后来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调,但近几年,科大在基础科研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和领先成就,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综合实力,排名又在稳步上升,这让我和所有的科大学子都倍感骄傲。

在科大求学的经历,对我人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科大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大胆探索,理实交融,既让我们在校园里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也鼓励我们脚踏实地走出去实践。

受此熏陶,1987年准备硕士论文时,在我的导师徐永嘉教授的建议下,我北上去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做毕业课题撰写论文。这期间,我不仅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还到北京中关村刚刚兴起的科技公司实习,这家公司就是联想。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在联想一工作就是30多年,从一名基层销售员,成长为现在的企业负责人,联想也从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年营业规模超过4200亿人民币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这30多年来,我跟同事们专注并努力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推动“计算力”的普及普惠。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即使是作为计算机系的学生,能够摸到计算机的机会也不多。当时我就梦想有一天能让“高高在上的计算机”更加平易近人。加入联想以后,凭借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和制造上的工匠精神,我和同事们把“计算机”做到了物美价优,人人触手可及。1997年联想成为中国个人电脑市场的第一,2013年成为全球冠军。我们还在不断增强个人电脑的算力,创新计算设备的形态。这里也给大家透露个信息,即将到来的2024年,我们将在全球率先发布支持运行个人大模型的AIPC人工智能电脑。

在人类步入智能化时代时,联想经过持续多年的智能化转型,已经从单纯的个人电脑厂商转型为“从口袋到云端”、“从设备到方案和服务”的全栈式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从传统IT硬件厂商转型为新计算时代的新IT全要素智能化转型服务商。我们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必不可少的计算力基础设施,是全球第三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服务器供应商,也是第三大存储厂商,而且在全球最快的500套高性能计算机中,联想连续多年保持1/3左右的上榜总数,稳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我们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我现在新的梦想是,像当年推动个人电脑普及一样,推动人工智能的普及,让智能化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个人赋能。

回想起来,正是受科大理实交融校训的影响,正是受益于科大的培育,我才可能实现我的少年之志。转眼间,我从科大毕业已经30多年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仍然深受在科大养成的理实交融、求新求变风格的影响。科大不仅承载着我对安徽的桑梓之情,也是我的精神故土。每每回合肥,我都忍不住要回到眼镜湖畔徜徉一番,跟舒书记一起在1958咖啡馆喝过咖啡,在包校长指引下去当年夜自习的一教阶梯教室怀过旧。科大于我,就像江河之源,草木之根,让我满怀感恩和眷恋。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数百年来,离家奋斗的安徽人都有饮水思源、慈乌反哺的传统,我也一直希望能够为家乡和母校有所贡献。这些年,很高兴能尽绵薄之力。我所在的联想在安徽投资建设了我们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合肥联宝,是安徽营收最高的企业之一,而且连续八年成为安徽最大外贸企业。我个人为了支持母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2017年在科大设立教育基金,2020年又支持了科大的新冠疫情科研项目攻关,以及公共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建设。

今天,我尤其激动,因为能够履行两个特别重要的使命,进一步落实我的思源之情、回馈之意。

一个是为家乡做好服务的使命。今天上午,我很荣幸地被选举为徽商总会首任会长,这是一份巨大的信任,也是一份巨大的责任,让我能够有机会带动更多徽商更好地服务家乡。

第二个就是为母校做好传承的使命,也是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的原因。今年是科大65周年校庆,我留意到母校一直在筹资为少年班学院建设新的大楼,要为青少年学子们提供一流的学习、科研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材。这是意义深远的“百年大计”,我当然义不容辞要支持。

少年班自创办以来就是科大教育的一张名片,它不仅是国内高校“少年班”培养模式的开创者,是科大本科“宽口径通才教育”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少年班创办的初心是要为基础科研创新破格选拔、重点培养一批精英队伍。

虽然我自己当年没资格报考,对少年班的校友们多少有点儿“羡慕嫉妒恨”,但我跟少年班多少有点“转折亲”,我有好几个科技圈的好朋友都是少年班毕业。他们所取得的专业成就,对国家、对人类科技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能够体现少年班创办的初心。

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创新大厦的地基,而基础研究的突破根本上还是靠高水平人才。科大少年班创办40多年来,培养出了大量顶尖科学家、两院院士和行业领军者,成为科技英才的摇篮,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们少年班的培养机制进行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改革,越来越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挖掘学生的天分和兴趣,让学生“心智兼备”、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特别乐于看到的。今天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跟少年班的同学们交流,也很有感触。希望我捐资支持的这座新大楼投入使用后,能够让学弟学妹们享有非同一般的学习、科研、活动的环境,助力他们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也希望少年班的学弟学妹们,能够立大志,在学校潜心钻研,毕业后一飞冲天,奔着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推动者而努力。

而我最希望的是,未来一代代少年班学子毕业之后,无论走多远,成就多大,每当想起在这座大楼里度过的青春岁月,都能涌起思源之情并付诸行动,也能对母校有所贡献,假如还能带动更多校友把“回馈母校”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光。

现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如火如荼,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我想对于深耕科研创新、秉持“理实交融”的科大而言,已经进入最好的时代。祝愿母校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在中国、在世界的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