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用时方恨少 新药上市求「万一」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执行长吴忠勋认为,患者等待新药的迫切性一直都存在。(图/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提供,下同)
在全球新冠疫苗供应严重短缺下,民众开始意识缺乏药品所面临的窘境,针对于此,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执行长吴忠勋特别提醒,在各药厂加速研发新冠疫苗的同时,仍有其他深受不同病症煎熬的病友们,自身及家属正迫切渴求新药救赎,不该被遗忘。
新药的诞生需要经过繁复的研发试验、大量资源支持甚至是漫长的健保给付审查,上市过程十分艰辛。吴忠勋表示,药品的演化进展,从以往的散弹式用药到现在的精准医疗,依照疾病不同,使用对应的有效药物,治疗方式不断创新升级,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呈现,最终都是为了发挥更好的治疗效用。期待政府配套措施也能不断升级,增加新药预算及加速审查,造福更多期盼新药的病患!
病患引颈期盼 来自迫切需求如同民众引颈期盼新冠疫苗的到来,对于所患疾病迫切有新药需求的病患而言,同样具有迫不可待的重要性。新药的价值不仅可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活品质,且从过去无药可治到现在无需担心,对人类影响深远。举例像是肺炎、肺结核在过去常位居死亡疾病之首,自从发现盘尼西林后开发各种抗生素,成功降低因感染症而造成的死亡率,救人无数。
再举例像爱滋病(简称AIDS)过去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现在已不再是致命疾病,虽无法全然治愈,但只要定期就医服药就能控制。许多癌症同理也因为药物的发明,从不可治愈到如今已可控制,新药诞生功不可没。
求万分之一机会 改善人类生活吴忠勋进一步指出,新药研发「过去求有、现在求好」,像许多高血压病患,从前必须每日按时服用降血压药,定期追踪长期控制,但根据统计证实病患会因服从性不佳,时常忘记服药,导致对整体健康造成影响,时至今日有抗体药诞生,可以半年打一次,防止因忘记服药而中断血压管理,如此一来服从性不再是大问题。因为药物品质提升,明显改善患者健康及生活品质的案例不计其数。
所有的新药物研发,都必须承受数以万计的失败及庞大资金投入风险,才有机会求得「万一」成功上市。像IO免疫治疗药物就花了至少20年开发试验,其后相似机制的「兄弟姊妹」才能顺利陆续研发出来。
吴忠勋进一步说明,从一开始的基础研究到接下来的临床前试验以及人体试验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研究若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发明就只能沦为期刊发表、教科书而已,因此,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必须经过多方严谨的开发工作以及跨领域的专业合作。
一粒新药从研发探索、确认标的制程及安全性、人体临床试验、查验登记到成功上市,前后至少需耗时15年,成本超过200亿台币,研发成功后要普及的路也十分艰辛,健保预算有限,不但须争取纳入健保给付以嘉惠更多病人,还得经历漫长的给付审查过程,病患要取得新药十分艰难,呼吁政府应增加新药预算及加速审查,并提升制药设备与技术,培养具备相关专长的人才等,才能造福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拯救更多人。
▲新药研发过程耗资费时,每一颗药皆得来不易。
欲了解更多「新药价值」的资讯?可以点选下方「社团法人台湾病友联盟」的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tapo.tw/videos/647756645744077/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