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狗傷人惹眾怒 批高雄動保處無作為
高雄市燕巢动保关爱园区收容犬只量濒临极限,不少幼犬都在等一个家。记者巫鸿玮/摄影
高雄永安海边1个月内发生两起游荡犬攻击案件,造成1死1重伤,引发家属及地方群情激愤,民众加码抱怨茄萣兴达港、情人码头也有不少游荡犬,情况比想像的还严重。受害者及居民怒轰高雄市动保处在游荡犬减量无作为;动保处指出,已利用无人机等加强管控。
高雄市动保处表示,6月25日永安发生第一起游荡犬伤人案件后,动保处派员加强捕捉游荡犬,至本月4日已捕捉39只,专案会持续1个月,今年以来已捕获61只,全数送收容所安置;推动绝育也从未停止,会加强巡逻游荡犬出没热点,设法族群减量。
高雄沿海养殖鱼塭多,许多养殖户养狗看守鱼塭,每逢养殖季结束,就有一堆犬只遭人弃养,加上海岸线监视器少,导致永安、弥陀一带成为犬只弃养热点。
居民说,4年前永安区一名前里长骑车被狗追,摔倒受伤住院,几乎每几户就有1人曾被狗吓到,人犬冲突不胜枚举。
「其实中钢海基旁道路也常有游荡犬群聚。」居民抱怨,兴达渔会拍卖市场常引来游荡犬聚集觅食,傍晚时分又往情人码头移动,此问题已存在多年,很多大人、小孩都被吓过。受害者痛批动保处尸位素餐,游荡犬猫问题始终无法彻底解决。
高雄市动保处指出,去年起结合志工运用无人机空拍,调查茄萣湿地及二仁溪南岸等区域游荡犬分布样态,高雄推动犬只绝育近20年从未松懈,永安地区鱼塭多,游荡犬也多,已出动数十名「吹箭队」人力,全面诱捕游荡犬。
嘉义县为解决游荡犬问题,家畜疾病防治所去年与云科大合作,打造智能捕犬系统,透过无人机及高空AI监测犬只移动,打造智能捕犬围篱,科技精准捕捉成效佳,效能提高3成。
云科大电机工程系教授陈静茹带领团队协助打造智能捕犬系统,导入AIoT智慧联网技术,透过无人机及高空AI监测犬只移动,队员可掌握狗群方向,精准捕抓并麻醉犬只,避免以往追捕困扰,在布袋镇打造全台首座智能捕犬围篱,今年扩大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