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騎特種兵 大學生說走就走 趕赴開封啖灌湯包

小蔡和同行者。(取材自潮新闻/受访者供图)

深夜的河南郑开大道上,数千名「夜骑特种兵」沿路延绵数十公里,形成壮观的骑行队伍。这场因「开封灌汤包」引发的共享单车大迁徙,让古城形象在年轻人眼中鲜活起来。凌晨时分,开封鼓楼周边挤满密密麻麻的共享单车,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流量,开封是否能留住这「泼天富贵」?

小凡及同伴在开封品尝当地小吃。(取材自潮新闻/受访者供图)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800公尺体测战战兢兢,50公里夜骑轻松拿捏」、「这么小众的passion赛道,还是被大学生找到了」…近期,河南掀起了一股「夜骑开封」的热潮,不断冲上热搜,一大波大学生从郑州骑着共享单车跨越50、60公里奔赴开封,吃灌汤包、逛知名景点、打卡八朝古都,而后搭乘郑开城轨返回学校。

潮新闻报导,「说走就走」的激情似乎感染了许多人,网友直称「青春在此刻具象化了」;同时这现象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特别是针对交通安全和公共资源使用的话题,引发不少争议。

因此,当地交警部门夜间巡逻保驾护航,开封文旅表示多个景区将在夜间对大学生免费开放,而单车调度员则忙着处理单车,甚至,郑州大学生也开启了「夜骑反击计划」,从郑州逆向骑行前往开封。

50公里 原来没有那么远

「夜骑开封」潮流最早源起于今年6月,四名郑州的大学生为了吃开封灌汤包,骑共享单车历时数小时抵达,只不过,当时的热度远没有现在火热。而在近期的这波「夜骑开封」热潮中,小凡算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10月26日晚,刚下了晚课的郑州大一学生小凡和同学边走边聊「好想吃开封的灌汤包啊」,同学回应:「那我们说走就走呗,骑车去!」

当晚10点多,小凡和室友五个人在路边找到几辆共享单车就出发了。现在回想起来,小凡仍觉得当时的决定有些随性冲动,但也有点「帅」。

骑骑停停,经历大约6小时、48公里的旅程后,小凡和同学在早上4点抵达了开封。 「我第一次看到凌晨4点的开封,城楼上的灯依然亮着,空气里有潮湿的露水味道,街上人不多,一些卖胡辣汤和鸡蛋灌饼的小摊停在路边」。

到了开封之后,因为太早的缘故,小凡并没有如愿找到想吃的灌汤包,她们要了几碗白胡辣汤和油馒头,吃得津津有味。

小凡觉得,整个路途最大的感觉就是开心。 「像我平常连楼都懒得爬的人,没想到竟然骑了那么远,很久没有这种活力了,又感觉自己是年轻人了」,小凡说一路上和室友有说有笑,骑到开封后整个腿都是抖的,心情却特别激动。

「最难忘的是,我们到达之后没找到住的地方,人家凌晨不办理入住,然后我们几个不知道去哪,站在路上互相嘲笑对方,笑得很开心。」小凡说,那个时候很冷、很困,大家蹲在路边的样子却很值得回忆。

小凡算是这波「夜骑开封」热潮第一批出发的女生,她骑行时路上还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如今她记录自己骑行的视频有近15万点赞,不少人因看到她的影片而踏上「夜骑开封」的旅程。

「看到自己的留言区有很多被家庭或年龄限制的一些人评论『好羡慕』之类的语句,我更加觉得应该趁年轻勇于去尝试,没有人一直青春,不要等。」小凡说。

小凡及同伴骑行沿途。(取材自潮新闻/受访者供图)

一路说笑哼曲 这就是青春

10月26日小凡出发时,沿途还没有那么多人,而随着愈来愈多大学生的加入,11月2日深夜的郑开大道,则见证了一场大规模的共享单车「迁徙」。中原科技学院大一的学生小蔡,便是当晚「骑行大军」中的一员。

「因为11月2日刚好是周末,所以有充足的时间。」小蔡表示,自己加入骑行也是因为受到了网路影片的感染。当晚11点左右,他和几位朋友一起从学校出发,大概3日凌晨4点抵达开封,骑行了50多公里,「到郑开大道路口之后,遇到了很多同行的人」。

她说,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打卡拍照,还放着音乐唱歌助兴,路边也有人为学生鼓励加油。 「青春不被定义,人生充满passion,感觉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样子」。

身在郑州的开封人小王同样在11月2日晚上参与了骑行。 「这是我第一次骑车返回老家,感受非常不一样!」她表示,刷到网友的影片之后,觉得自己也应该疯狂一次,同时也非常怀念家里的小吃,所以就连夜骑行6个小时回了开封。 「平时运动不多,路上确实还挺累的,但是没有想过放弃。同行的人很多,我看到他们就觉得自己也一定可以」。

而说起沿途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小蔡认为除了洋溢的青春热情之外,就是极其给力的开封文旅。 「路上很安全,每一路段都有警察保护大家的安全,他们也很和蔼,会和大家一起打卡拍照。」除此之外,路上还有许多免费为骑车者提供休息的地方,且会分发水和红牛。

到了开封,甚至可以在一些地方免费尝到灌汤包,「清明上河园早上可以免费去吃,免费领年卡。万岁山免费进,而且清明上河园和万岁山都有了夜场。」小蔡直言「对于这次旅行体验非常好,和同学有再骑一次的冲动」。

小蔡和同行者。(取材自潮新闻/受访者供图)

郑州、开封 双向奔赴

报导指出,「夜骑开封」火了之后,也引发开封大学生骑行前往郑州的「夜骑反击计划」,上演了一波「郑汴双向奔赴」,不少郑州网友扬言「要把成千上万辆从开封骑来的共享单车还回去」。

来自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的大三学生小林就是其中之一。 11月2日,连续两天刷到夜骑开封的网路视频,小林内心也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说走就走,夜骑郑州」。小林和朋友们立即决定挑战一下自己。

「我们刷到夜骑影片感觉蛮酷的,就叫上朋友一行11人,晚上9点沿着郑开大道骑着共享单车一起出发。」小林告诉记者,她们骑了5个半小时,大概50多公里。

当天晚上,开封一带的气温降到17℃左右,小林穿着冲锋衣丝毫不感觉冷,反而身上出了不少汗。夜幕下的郑开大道车辆很少,沿途的路灯和微风让小林和朋友情不自禁唱起歌来。

「夜骑确实挺累的,可能是平常运动少的原因,骑到三分之一时感觉腿都不像是自己的了。」小林说,但是看到仍在努力往前骑的同伴,以及路对面一批批骑往开封的学生们,总是能再一次振奋力量骑下去。

骑行中,小林在路上断断续续遇到许多不同学校的学生,跟路对面打招呼也会有回应,经过的电瓶车叔叔、阿姨也会为他们加油打气。 「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次去上厕所,出来后看到自行车篮筐里不知何时被人放了食物补给,有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棒)、火腿肠等,挺感动的」。

小林骑到郑州时近凌晨4点,天尚未亮,高耸的「玉米大楼」关闭了灯光,平日繁忙的二七广场也显得特别安静。小林和朋友在郑州的街道上溜达,感觉身体格外放松。

骑行的女学生以搞怪的方式合影。(取材自潮新闻/受访者供图)

开封鼓楼夜市。(取材自潮新闻/受访者供图)

「整个旅途下来特别开心,大家趁着年轻,想做就做吧,别给自己留遗憾。」小林说,可能自己这辈子也就只会做这一次了。

淄博、天水、开封 多亏年轻人铺设富贵路

数千大学生夜间从郑州出发,骑着共享单车到50公里外的开封城。比起半夜不睡觉去骑车更「疯狂」的,是这场「夜骑」的起源是几个大学生只为了尝上一口开封的「正宗灌汤包」。

澎湃新闻报导,为了美食愿意半夜骑50公里的自行车,在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年轻人对吃的热爱确实高于其他人。

根据「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22」的统计,在各年龄层的自由行游客中,15至24岁的游客在餐饮费上的开销是最高的,平均每人单次旅游会为吃花上234.5人民币(约33美元)。相较之下,他们在购物和景区游览上的花费则比其他年龄更大的群体要少。

细数近两年内,因美食而被年轻人注意到的城市,开封并不是第一个。

去年五一假期大批游客「赴淄博赶烤」。(中新社)

2023年春天,山东小城淄博的爆火就与大学生密不可分。当大学生「特种兵旅游」到淄博时,发现这里的烧烤便宜、量还大,性价比高,便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起自己在淄博吃烧烤的体验。

随后,「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淄博烧烤店开门一分钟坐满大学生」、「山东学生一半吃烧烤一半爬泰山」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让淄博开启了网红城市之路。

今年甘肃天水火起来的路径也与淄博类似——靠着美食「硬控」年轻人。

2024年2月,大四学生的梁欢逛天水古城和伏羲庙时,拍了一个7秒的麻辣烫画面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布满红油的麻辣烫令人食指大动,短时间内影片浏览量就突破100万,点燃了天水麻辣烫出圈的第一把火。

一个影片引发大众广泛关注,一个大学生开启一座小城的「富贵之路」,不禁让人思索:为什么近年来带火城市旅游的常常是年轻人?

诚然,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具有强大的好奇和探索欲,他们擅长拍摄和剪辑、熟悉社交媒体的规律,他们的内容在年轻群体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但其实,现如今年轻人「舍得花钱、连玩多天」的出游方式,本身就推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

报导指出,虽然带火淄博烧烤的是大学生,但真正让淄博热度达到高峰的,却不再是大学生。

淄博烧烤的爆火就与大学生密不可分。(中新社)

2023年3月初,淄博烧烤在社群媒体爆火后,淄博把握住时机,安排车站志工、增设烧烤专列、举办烧烤节……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游客的城市体验,让淄博有美食、有温度、有底蕴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根据知微舆论场的数据,淄博烧烤的网路声音量在2023年4月出现热度暴涨,并呈现刷屏之势。最终,淄博成为这一年「五一」小长假的最大赢家。

同样,甘肃天水在麻辣烫出圈后也打出了一套升级游客体验的组合拳:邀请歌舞团在高铁站广场表演、提供免费临时停车位、开设麻辣烫公交专线和天水麻辣烫旅游专列等,让被麻辣烫带火的小城天水,能透过细致周到的服务吸引并留住更多慕名而来的人。

来自陕西宝鸡的小朋友在甘肃天水古城品尝麻辣烫。(中新社)

而对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大学生夜骑的涌入无疑打开了文旅宣传的新窗口。

周末爆火后,开封铁塔景区、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万岁山武侠城景区接连官宣对「夜骑特种兵」免票。开封市长4日就要求各部门做细做优文旅服务保障,强调了针对大学生、中老年、境外游客等群体,分类制定细化、具体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保障预案。

开封正在努力接好这波大学生所带来的热度,那下一个因大学生而走红的城市,又会是哪个?

游客在甘肃天水品尝麻辣烫。(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