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四年三换,中央委员丁向群出任中国人保党委书记
出品|达摩财经
10月22日,中国人保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丁向群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本次任命前,丁向群的身份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依照惯例,在履行完有关董事会层面以及监管层面的程序后,丁向群将正式出任中国人保集团新一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9岁的丁向群在中国银行有着近20年的任职经历,一度升至公司金融业务总裁。2013年,丁向群转至保险业,担任中国太平副总经理。在中国太平任职两年后,她又重新回到银行业,调任国开行副行长。2017年6月,丁向群进入地方政府部门服务至今。
今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递补丁向群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丁向群上任后,将成为目前保险业唯一的中央委员,也是目前所有金融央企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一把手。
8月17日,中国人保党委会上宣布中央决定,王廷科不再担任集团党委书记,20天后,王廷科辞去中国人保董事长职务。丁向群此次任命前,中国人保一直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赵鹏临时主持集团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人保掌舵人在位时间都不算太长,自2020年至今,中国人保一把手先后由缪建民、罗熹、王廷科担任。其中,王廷科任职时间最短,其从升任人保党委书记至卸任还不足一年半的时间。
罗熹出任中国人保董事长期间,曾提出卓越保险战略。王廷科接管后曾在集团业绩会上公开表示,将坚持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加深入和务实的推进卓越保险战略实施。并在推进卓越保险战略当中,对一些具体的策略进行动态优化。此次丁向群掌舵中国人保后,是否会对公司战略方向做出调整也让业内多了一些期待。
不变的“万年老三”
中国人保集团的前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使其为中国保险业及监管系统输送了不少的金融人才。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人保继承了老人保的招牌,中国人寿从老人保分离。
随着人保和国寿各自寿险、财险全业务的逐渐健全,人保集团的保费规模增长动力明显落后于国寿,逐渐被国寿拉大。不仅如此,2014年,人保集团的保费规模还被中国平安超越,并一直保持至今,人保也被行业戏称为“万年老三”。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寿险、健康险保费合计4272.83亿元,增速3.3%。而国寿(仅上市公司,不计算财险)和平安保费合计分别为4896亿元和4812.68亿元,增速分别为4.1%和4.7%。不论是保费规模还是增速,人保仍落后于国寿和平安。
人保一直屈居国寿、平安之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是产品形态。自老人保拆分后,人保集团一直在财险领域发力,其中,又长期以车险为主。从需求量上看,车险需求量本身就不及人身险,且价格上与寿险、长期健康险等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年保费相比要少很多。
虽然中国人保的保费规模和营业收入还能保住第三的位置,但是其净利润已不如中国太保,盈利能力不足的压力已经凸显。
2023年,中国人保实现营业收入5530.97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039亿元,同比增长7.5%;原保险保费收入6617.37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73亿元,同比下降10.2%。而2023年,中国太保的净利润为273亿元,比中国人保高出近50亿元。
中国人保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下降,仍是受到投资端的拖累,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整个集团盈利能力。
中国人保去年实现投资收益256.01亿元,同比降幅达54.55%,较2022年收益金额减少307.31亿元。从历史过往看,2023年中国人保的投资收益已达到近5年最低水平。总投资收益率仅为3.3%,较2022年的4.6%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均大于国寿、平安。
中国人保在年报中解释称,投资收益大降主要受保险公司报表格式修订影响,部分利息收入单独列示。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投资收益继续降至107.44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155.5亿元再次下降30%。
财险份额已不如从前
单从财险领域来看,中国人保目前仍是保险业的龙头。
2023年,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58.07亿元,同比增长6.3%。而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原保费收入分别为3021.6亿元、1883.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11.4%。从财险的表现看,中国人保的财险收入大幅领先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
中国人保财险的领先优势源于其庞大的网点数量。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保自营网点超过1.4万,超过平安财险与太保财险网点之和。2023年,人保财险直接销售渠道贡献的保费金额占比达到29.6%,而平安财险直销渠道占比为16.8%。
而过多的网点数量也意味着更高的人员投入。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保的人均创利不足13万元,而国寿、平安、太保人均创利在21万元-29万元不等,比起中国人保要高出不少。
虽然中国人保的财险领先行业,但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也已不似当年。历史数据显示,2000年前后,中国人保的车险市场份额达到82%,随着竞争加剧,2011年时,其市场份额已降到36%。2023年,中国人保财险市场份额较2022年再次下降,达到32.5%。
而财险行业近几年的变化也为过于依赖财险的中国人保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车险一直都是财险的重中之重,以往贡献的保费通常能占到财险行业的七八成,现如今,车险在财险中的占比正逐渐降低。经统计,2023年,车险在财险中的保费贡献占比已降至不足六成。
车险净利润上,中国人保财险为86.23亿元,同样高于平安产险的47.32亿元以及太保产险的24.1亿元。在增速方面,以上三家险企都出现了承保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其中人保财险以高达41.1%的降幅垫底。
在车险增长遇阻的当下,众多险企财险的增长点逐渐也向非车险业务调整。相比于车险而言,虽然非车险业务增长更快,但因为数据与经验相对不足、所承保行业风险增大等因素,也相对更容易带来赔付率增加。
2023年,中国人保前三大非车险业务分别为意外伤害及健康险、农险、责任保险。其中,利润最高的险种是农险,去年承保利润达31.46亿元。责任险却出现较大亏损,去年总计亏损23亿元。
非车险业务净利润表现情况不一,也使得中国人保去年财险业务整体盈利能力不佳,出现了罕见的同比两位数降幅。2023年,中国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10.73亿元,同比下降22.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