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孕育尊重科学家和常识的自由环境

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8月4日,首位华人诺奖得主李政道逝世,享年98岁。我们缅怀这一卓越的科学家,不仅是因为他在物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人类拓展了认知边界,还缘于他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他以一己之力,促成了改革开放后首个国际人才交流项目——CUSPEA计划,即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

科学并非规划之事、构造之物,真正的科研并非一种目标导向的攻坚克难,也并非简单的甘坐十年冷板凳的吃苦耐劳,而是心之所向、兴之所至,因此科学要在自由开放的交流中精进。李政道和杨振宁从提出宇称不守恒到获奖,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成为诺奖历史上最快得奖的获奖者,不仅缘于他们天才的大脑,更缘于他们融入了世界学术交流之开放体系,没有学术开放的世界,就很难有如此神速的获奖,更难有人类认知的跃迁。

自由和开放是科学精进的必要前提,要真正将其内化到日常的科研活动中,需要的是人们在认知和心理上走出狭隘和敏感,畅通国内外开放交流的学术渠道,并为国内外学术交流营造一个无障碍的交流机制和通道。世界上没有一项研究是闭门造车出来的,尤其是在科研越来越跨学科、科研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当下,合作将是科研的标配。

中国科教事业重塑重构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CUSPEA计划再次为中国科学界提供了看世界的机会和与世界交流的渠道,从1978年至今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超过600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日益活跃的国际交流,是一桩桩连接世界、连接未来的具体案例,助推着中国在科教领域勇往直前、开花结果。

这一开创之局来之不易。为此,在贸易保护主义复杂多变的当下,各方更需守护好科学的自由开放共识和信念,强化科研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真正摒弃身份下的成见,为科研的国际交流和沟通营造自由开放的制度场域。

当然,尊重科学和常识首先必须基于鲜活的具体个体入手,而非基于抽象的原则发力。这首先要尊重作为人的科学家,尊重人们的首创精神,搭建基于鲜活个体的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教事业能够得以重构重塑,根本上缘于各界对人才的尊重、对知识的敬畏,以及对常识的遵循等,同时也来自于为科学家提供自由开放的科研环境,更来自于用制度和法治庄严允诺。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不再是一种抽象的体会,而是一种具象的感知,让每一个人都能有感有得,让更多的人可以在世界科学舞台挥洒才能。

要尊重具体的科学家、尊重常识,就必须学会放手和放权,明晰权力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边界。科研活动绝不是工程学意义上的攻坚克难,其主要依赖于天才的想象力和虚构故事框架的能力,每一个天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都是精进人们认知的一种解释框架和叙事结构。正因为如此,尊重个体的首创精神,为个体的试错大开方便之门,营造容错机制就非常重要,因为科研探寻的是可能性,个体的试错成就的是百花齐放,集中的试错带来的将是孤注一掷,一旦方向错误最终将前功尽弃,因此激活个体的试错激情,是成本最低的科研之路。

天才是1%的灵感或天赋和99%的汗水,在科研领域,方向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良好的科研环境就是要为放飞1%的灵感营造自由施展的环境,因为99%的汗水浇灌的恰是那1%的灵感。因此,如何释放人的自由意志,推进思想市场健康发展,决定着中国在科研上的突破能力。

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科学遵循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常识,当前正值中国推动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包容的自由环境,秉持试错容错的成长机制,护航科学家自主科研的自由,不越位、不缺位也不错位,中国的科创事业才能运行在正确做事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