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代金纸钱集中烧化 环保祭祀诚心雄保庇
高雄市纸钱集中烧化,借由创新环保金炉设计,有效降低金炉年空污总排放量,废热还可回收再利用。(图片提供/高市府环保局)
焚烧金纸是台湾民间祭祀礼俗,但焚烧产生的烟雾衍生细悬浮微粒,连带影响空气品质,高市府环保局长期推广「纸钱集中烧」,并于2023年1月正式启用2座可移动式纸钱专用环保金炉,不仅大幅降低空污排放量,废热还可回收再利用,环保局更鼓励市民响应「以功代金」,以捐款代替烧纸钱,到四大超商就能轻松捐款给社福团体,做环保也兼做公益,累积功德、幸福保平安。
每到祭祀传统节日,民众透过烧金纸传达虔诚心意,为减低露天焚烧纸钱对空气品质影响,也兼顾民间信仰,环保局设计2座可移动式纸钱专用环保金炉,于2023年正式启用,命名「平安」、「如意」,祈愿高雄事事平安如意。
可移动式纸钱专用环保金炉 废热可回收再利用
2座创新环保金炉具有「移动式设计」、「耐高温空污防制设备降低排放」及「废热回收再利用」等特性,其中平安金炉位于南区资源回收厂;如意金炉位于仁武垃圾焚化厂,每年可焚烧处理共计2,200公吨纸钱。透过仿货柜型式的可移动式设计,增加处理机动性;而旋风集尘器搭配耐高温陶瓷滤管设计,有效将金炉年空污总排放量(含粒状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由9.36公吨大幅降至1.02公吨,削减率达90%。
高雄市率全国之先启用「平安」、「如意」2座可移动式纸钱专用环保金炉,外观仿货柜型式可移动式设计,增加处理机动性。(图片提供/高市府环保局)
特别的是,2座环保金炉产生的废热,可回收再利用供炉区内简易设备发电。以连续24小时操作估算,每年可减少约20万度电力操作需求。依照台电111年公告,每减少1度电使用,可减少0.495公斤CO2当量,换算环保金炉每年减少约99吨CO2当量排放。
「平安」与「如意」2座创新环保金炉,具有「耐高温空污防制设备降低排放」特色,旋风集尘器搭配耐高温陶瓷滤管的设计,可降低空污排放量,图为耐高温陶瓷滤管。(图片提供/高市府环保局)
环保局简任技正许锦春说:「最希望大家不要烧纸钱,但若真的要烧,就交给我们烧!」纸钱集中烧能提高效率及减少空气污染,环保局除延续于春节祭祖暨天公生、清明节及中元节等三大节日纸钱集中烧收运服务外,今年起扩大推广「平日纸钱集中烧收运服务」,统计今年上半年度纸钱专用金炉已共计烧化约517公吨。
高市府环保局推广「纸钱集中烧」并制作相关文宣海报,环保局也鼓励市民响应「以功代金」,以捐款代替烧纸钱,做环保也兼作公益。(摄影/Carter)
市民朋友于祭祀活动时,想参与纸钱集中烧,可透过专线电话07-7336952或线上填写「纸钱集中收运申请表」,环保局受理后,会统一协调相关专案计划,派遣专车收运,并载运至2座纸钱专用炉进行烧化;如有大量纸钱收运需求(超过1,000公斤以上),可事先联系环保局申请自行载运至纸钱专用炉。环保局也特别提醒市民,申请收运纸钱请移除易燃物,并确实打包完整,避免在载运过程中因纸钱飞散或不慎起火。
「以功代金」四大超商方便捐 环保又可做公益
除推行纸钱集中烧,环保局还携手7-11、全家、莱尔富、OK四大超商,鼓励民众参与「以功代金」,以「捐款做功德」替代旧有的「实体纸钱焚烧」,市民可随时至超商据点的电子通路平台,点选「高雄市以功代金」,填写个人资讯即可,步骤简单便利。期望兼顾文化传统与维护空气品质,让高雄积极朝「净零减排」城市的目标迈进,实现绿色家园好生活。
据统计,自民国95年推广「以功代金」以来,捐款金额从18万元上升到民国105年的93万元,民国106年更开创全国导入四大超商电子通路平台为捐款管道先例,提高捐款普及性及便利性,扩大民众参与度,捐款金额大幅增加至233万元,并于民国109年突破300万元大关。近年受到疫情影响,捐款金额虽呈现减少,预估今年仍有120万元,约可减少12公吨纸钱烧化量。
「以功代金」主要捐助对象为政府登记立案的社福团体,图为以支持儿童早期疗育为主的财团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会福利基金会。(图片提供/财团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会福利基金会)
「以功代金」主要捐助对象为政府登记立案的社福团体,参与对象逐年增加,由106年度15家增加至112年6月底的22家社福团体。市民捐款时可选择自己要捐助的单位。包括提供植物人安养的创世社会福利基金会、关怀儿童少年的家扶基金会、帮助身障孩子的心路基金会、陪伴长者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等。其他接受捐助的社福团体,包括:以支持儿童早期疗育为主的白永恩神父社会福利基金会,针对发展慢飞天使开办相关课程,提升儿童认知、生活自理、表达能力等,成为弱势父母背后支持的力量,借由捐款可支持早疗教室稳定开课;高雄市慈善团体联合总会的助学方案,则致力于协助弱势家庭学子,减轻求学路上的经济压力,促使他们逆境向学、翻转自己的未来。
•「纸钱集中烧」
收运专线:07-7336952
纸钱集中收运申请表
本文作者:王亭云
(本文摘自《高雄画刊》2023/09)
《高雄画刊》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