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龍潭湖水位不足 圓吻鯝魚無法溯溪產卵

宜兰县礁溪乡龙潭湖圆吻鲴鱼每年端午节前后会逆流上野溪产卵,但今年湖水位不足且周边野溪水量太少,鱼群无法溯溪;宜兰县政府今天说,如果干旱属短暂现象,应无生态危机。

俗称「憨仔鱼」的圆吻鲴鱼是台湾原生鱼种,在龙潭湖的圆吻鲴鱼端午节前后进入繁殖期,成群圆吻鲴鱼上溯到周边野溪产卵,躲避天敌,鱼卵经体外受精,数天后孵化成鱼苗,鱼苗再游回湖里成长。

龙潭村长李志文20多年前与社区居民开始在当地营造野溪环境,设管状河道及鱼骨阻流结构,提升水位助圆吻鲴鱼上游。

李志文今天告诉中央社记者,每年龙潭湖约4梯次产卵鱼群,梯次间隔约10天,但6月11日降大雨,出现首梯「先头部队」后,没鱼群接续上游。经初步了解,湖水位不足,加上周边4条野溪水量太少或干涸,鱼群无法溯溪,当地忧心无法上溯的圆吻鲴鱼,只能在湖里产卵,鱼卵多会被大鱼吃掉。

宜兰县政府水利资源处长李岳儒说,经派员了解,没有溪水遭拦截的人为因素,可能是近期降雨量较少,导致野溪水量太少。

宜县府农业处表示,圆吻鲴鱼在龙潭湖已有一定数量,今年繁殖如果不理想,就整个鱼群生态,暂时影响不大;如果干旱成常态,就须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