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奉獻獎/南台灣乳癌第一刀 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主動出擊
侯明锋指出乳癌有年轻化趋势,提醒年轻女性别「太铁齿」。本报资料照片
有「南台湾乳癌第一刀」之称的高雄医学大学教授侯明锋,打破「医不叩门」的传统,主动出击找病人,开疆辟土。从切病灶做研究、写论文,到带领乳癌团队参与新药临床试验,让乳癌防治成为一门专科,病患得以早就医、早治疗,提高存活率。近50年行医生涯,相当于台湾乳癌专科发展史的缩影。
侯明锋在嘉义朴子农村长大,从小父母亲教导助人救人,促使他选择行医这条路帮助更多人。高雄医学院毕业后,经一般外科住院医师训练,随即赴美进修乳房外科。
完整乳癌治疗 赴美学习第1人
当年的台湾,一年没多少乳癌病人,美国乳癌的病例数一直攀升。侯明锋看出乳房外科大有发展,从诊断、影像、手术甚至化疗放疗、病理学,整套都学会了带回台湾,是台湾首位赴美学习完整乳癌治疗的外科医师。
高雄医学大学教授侯明锋。记者郭韦绮/摄影
返台后,侯明锋在高医附设医院建置乳癌防治模式。为了推广乳癌防治观念,他带着一台超音波上山下海,挨乡挨户做乳房筛检,把不敢看病的妇女找出来。原本高医一年20个乳癌病人,他走出医院,可能一天就筛检了两百多人,每个乡镇都出现3、4例病情严重患者。
因为触诊、超音波训练扎实,加上细心探查,侯明锋常能找到机器查不出来的肿瘤,尤其超音波助攻能力特强。侯明锋为此写了一篇论文,指出东方女性、特别台湾女性乳房较小,用超音波好好筛检,并不输给乳房摄影。因为这篇论文,本来畏惧乳房摄影疼痛的妇女放下心来,政府也愿意负担超音波检查,上门求诊的人渐渐「络绎不绝」。
台湾家族乳癌遗传 首位发表学者
「BRCA1和BRCA2两个遗传基因,是造成台湾家族性乳癌遗传的元凶」,第一个发表此学术成果的学者即是侯明锋。让「部分乳癌的确具有家族性遗传基因」的理论有了实证,并且发现当BRCA1和BRCA2发生遗传上的突变时,就算女性年纪还轻,罹患乳癌的风险大增。
过去台湾基础医学难在搜集检体。热衷搜集资料的侯明锋说:「以前医师没做研究的观念,觉得开刀时剪检体太麻烦,可是我坚持要剪,一定要把检体搜集起来。我已经搜集上万个检体,到现在还在搜集。」连中研院都要跟他调资料做研究。说他拥有「南台湾最大乳癌检体资料库」并不为过。
串联高屏地区医护 每月开读书会
即使当上高医附设医院院长,侯明锋仍持续写论文。大学医院还是要做研究,「我习惯随身带着一本笔记本,每个资料都写下来,随时医学会要发表论文,一拿就有资料。」如今发表在SCI论文已有406篇。以乳癌论文升到教授,侯明锋是全台湾第一人。
「台湾小,大家要合作」,侯明锋格外注重分享、合作和医病共同成长。他发起串联高屏地区医护成立高雄市乳癌防治卫教学会,每个月开读书会,希望药师、小儿科医师都变成乳房专家。
临床试验开启侯明锋另一个乳癌研究境界。50岁那年,他考取两张临床试验的国际证照,数月后,国外临床试验就找上门来,在侯明锋领军下,高医乳癌临床研究团队近年参与新药临床试验的成果丰硕,被遴选为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四期乳癌存活率因为试用新药而提高了。」
侯明锋(左)利用看诊空闲之余,教导大武卫生所医护人员超音波仪器的使用及乳癌相关经验传承。本报资料照片
催生俱乐部 数百座谈帮助病友
为了鼓励病友,侯明锋一手催生「木棉花关怀俱乐部」。这个由乳癌病友组成的团体,会员突破1500人,成立28年来办过数百场座谈,病友互相打气重新展开生活。
侯明锋采走动式管理、言传身教的带人哲学。他任院长时,高医进驻台东大武卫生所建立医学中心级的专科门诊,目前已卸下院长职务的他,仍每月定期到大武卫生所看诊。
有了台东大武成功经验,侯明锋把这套模式复刻到澎湖离岛。澎湖每年有300人次到高医求诊,搭飞机或渡船都辛苦。「不如医师动、病人不动」,包括侯明锋也到澎湖看诊。偏乡医疗支援,就像一场接力赛,他期待一棒接一棒传承下去。
「有心就能做得到」 日睡6小时
侯明锋一天只睡6小时,早上5点就起床。每天骑着脚踏车去医院,中午不休息。当天的刀开完,晚上8点必到病房巡房。数十年都是如此,「以身作则」也成为高医最美的风景。从医近50载,问他怎么保持对医学的热情和坚定,侯明锋吐了两个字「有心」,只要有心,什么都做得到。
2019年,「娜麓湾文化健康站」近20名年龄加起来超过千岁的原住民长辈,带亲手制作的原住民背包到高医探视侯明锋(右二)。本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