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只开一次的「门」

陈鸿逸

近来几个性(别)议题再度攻占媒体版面,如教育预计九月启动从小学到大学爱滋教育、前疾管局副局长文仪的「肛门个人国家社会鬼门言论、每天六人爱滋确诊与感染者年轻化爱之激动同盟会的成立等等。交集的关键语不外乎爱滋、同性恋者、不安全性行为,相关议题虽非「新」闻且有研究支持,却依然充斥着如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疾病隐喻》中对部分疾病(如爱滋病)的误解、恐惧甚至污名化,在在透显出台湾性(别)教育盲点偏颇现象

性作为身体经验的一环,在不同阶段、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操作效应,如国家发展转型中,被挪移作为人力资源机制,性此时已减除了愉悦感个人化的可能;在战争戒严时期,如军中乐园就被转化成战备机制之一;在艺术创作上则是精神动量的来源与再现;在教育机转下,是建构自我认同/身体识别的一个面向,也是多数人参与性(别)议题的起点。可惜在更多时候,性往往成为一种「赘述」,无法与身体自主、性别认同作有效联系,如施一文虽无意却无形中拉出同性恋、爱滋的标签支线,但当中确实忽略了应在整体文化现象、性(别)教育、疾病医疗轴线中审视,才能真正地厘清「性行为的多样化与安全」、「爱滋传染途径及医疗」的区隔面貌,或许也才能扭转大众单向认知。

但看到政府学校及社会团体愿意认真实践,这总是好的一步。因为不论异/同性恋,对于性有需求时,其教育就不应停歇。所以性知识大门绝不能像鬼门,一年只开一次,因为相关议题在台湾性(别)场域中,从来就没有刚好的问题而已!

作者陈鸿逸,彰化师范大学博士生。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照片达志美联社。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