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 香港经济增长下修至1.2%

香港疫情爆发,市民抢打疫苗。图为香港屯门区市民,清晨6点就排队等候接种疫苗。(中新社)

鉴于疫情恶化,香港总商会昨(17日)下调今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预测,由去年底预估的2.8%下调至1.2%,并将今年底失业率从原预估的3.7%上调至4.8%。该商会并促请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下周发表的《财政预算案》推出措施,避免企业倒闭,同时投放资源提升香港长远竞争力。

香港总商会创始于1861年,是当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团体。目前会员机构达4000多家,包括跨国企业、香港本地公司及中资机构。该商会就经济和工商政策给予港府意见,包括每年提交施政报告、财政预算案意见书。

据香港电台网站报导,香港总商会主席王冬胜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无可避免地延后通关,令企业恢复常态变得更崎岖,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改以远距工作模式维持经营。他指出,以接触密集型行业为例,如果严厉的社交距离规定延长实施,行业受到的影响将尤其严重,希望港府能尽快就此制定对策。

香港总商会指出,在此前向政府提交的预算案建议书中提出,政府应加强资助企业应用数位科技,并继续协助企业提升自动化水准。此外,当局应简化招聘香港以外(包括大陆)员工的程序,尤其是人手严重短缺的行业。

香港总商会已就2022至2023年度《财政预算案》向财政司司长提呈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政府财政支持措施,扶助在疫情下受影响的行业和保就业;推出新一轮消费券计划,金额最少4000元(港币,下同);一次性宽减2021至2022课税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税、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每宗个案以2万元为上限;以及引入亏损转回安排,协助在疫情下亏损累累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重整旗鼓。

建议书亦就维持香港中长期竞争力提出方案。王冬胜表示,在多个前所未有的因素影响下,国际形势正急速转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必须继续发挥竞争优势,同时拓展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