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攻加萨往死里炸 空袭民宅学校还出动这款威猛炸弹
加萨走廊加萨市(Gaza City)一处难民营附近的清真寺在以色列空袭之中炸毁。(美联社)
巴勒斯坦激进武装组织哈玛斯(HAMAS)上周六(7日)从加萨走廊边境突袭以色列,以色列随即宣战回击,双方伤亡惨重。以国从措手不及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出动强势火力压制哈玛斯多线攻击,外媒周二(10日)报导,加萨走廊全境民宅、学校已成打击标的,毫不手软。有消息指以军部署破坏力极高的「钻地弹」,务求毁灭哈玛斯。
路透社报导,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克(Volker Turk)说,以色列空军不仅轰炸加萨走廊(Gaza strip)的高楼大厦,民宅、学校甚至联合国建物也挨炸:「《国际人道法》明白规定,攻击过程应避免以平民与民用物体为目标。」先前以色列国防部长葛朗特(Yoav Gallant)宣布对加萨走廊展开严密封锁,图克表示,国际法禁止使用危及当地百姓生命的「围攻」手段。
半岛电视台报导,以色列下重手狂轰加萨走廊,也祭出围困行动。加萨走廊地底下布满迷宫般的地道,输送一切物资,包括食物、燃料、武器,有如加萨生命线,也是哈玛斯的军事前哨基地、仓库、重要门户,功能多样。
有未经证实报导指,以色列军方针对加萨走廊西北部隧道部署「钻地弹」(ground penetrating munition,bunker buster)。伦敦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以色列问题专家梅克柏格(Yossi Mekelberg)向半岛电视台说明,钻地弹是「威力十分强大又可怕的弹药」,先深入地下才爆炸,摧毁隐藏地底且坚硬的目标。以军2014年加萨战争期间于地下隧道试图攻击哈玛斯时受困遇害,使用钻地弹则可从远处发动攻击。
钻地弹分为两类。第一种有加强型弹头,能承受冲撞。重量提供动力,让炸弹深入地下目标,引信在弹体穿透地面或攻击目标结构后才引爆。第二种含有2管弹药或2枚炸弹,第1枚火药量较小,用途是在攻击目标「开洞」,让整枚弹体在不受损伤的状况下通过结构,主弹药在攻击标的内部引爆。
钻地弹首度上场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摧毁德国地下火箭工厂。以色列空军重点攻击目标是摧毁伊朗地下隧道与浓缩铀,军方的钻地弹在美国与以国境内制造。2021年以色列向美国提出购买新款GBU-72型钻地弹要求,交易尚未完成。GBU-72是最先进的款式,能穿透30公尺泥土或6公尺混凝土之后摧毁周遭物体,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引发攻击目标以外更远的地下结构塌陷。
英国巴斯大学英国专门研究战争与反恐的资深讲师布里(Patrick Bury)说,以色列报导指这场冲突用了钻地弹,代表以军攻击目标是哈玛斯在地底下的阵地。
钻地弹也能摧毁高楼建物,炸弹进入建物顶端后直穿地基,令建物倒塌而非炸毁,若情报不够精确,在城市或建物密集区使用恐致大规模伤亡。《日内瓦公约》规定,重型弹药仅可于「极端状况下自卫」使用,平民人口密集区域禁用。然而布里认为以军会使用钻地弹,且不在意使用这种重型弹药造成的「附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指出,上周六至今已超过18.7万人无家可归,相当于加萨走廊将近10%人口,多数人在学校避难。世界卫生组织说,加萨走廊已发生13起医疗机构遇袭事件,医疗用品已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