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火,又一个新顶流诞生了

最近,有部电影突然火了。

网飞播放量一夜之间暴涨。

电影改编原作书,销量也一路飙升。

而后,却疑似被国内某读书平台迅速下架。

结果,更火了。

好在,同名电影仍在平台播放。

咱们一起来瞅瞅,到底咋回事——

《乡下人的悲歌 》

Hillbilly Elegy

该片突然爆火,跟最近的美国大选有关。

特朗普遇刺,大选声量高涨之时。

他紧接着宣布了自己的竞选搭档:JD·万斯。

意味着大选一旦胜出,万斯即是下一任美国副总统。

万斯经历特殊,从政还不足两年。

《乡下人的悲歌》一书,正是万斯入局政坛之前的作品。

出版即大热,横扫排行榜,给了他超级畅销书作家的身份。

书本来就火,现在作者又一夜之间万众瞩目,作品热度自然翻番。

加上很多人觉得,既然这本书受众如此之广,作者又是特朗普的副手, 那么看看这本书写的啥,或许就能理解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到底在想啥。

而对于一些对政治话题不感冒的人来说,作品也有一定吸引力。

因为作者万斯,最近在网上也挺火。

各种暴言,怪乐呵的。

比如这段采访发言:

「美国现在的实际管理者,实际上是一群不生孩子的爱猫女人。她们对自己的生活和过去做出的人生选择感到痛苦,就要让这个国家剩下的人也跟她们一样痛苦。(然后列举了对手党派中没有生孩子的两位女性和一名同性恋男性)我实在理解不了,我们怎么能把国家交给一群和它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通俗点说,就是万斯觉得连孩子都不生的人根本不信任国家。

毕竟,没有孩子做「人质」,又怎能确保对方能坚守责任为国民作长远规划。

还有,他曾强硬地表示反堕胎。

也反对政府资助中低收入家庭获得儿童保育扶持。

万斯认为一旦继续资助,孩子有政府照顾,女性就能解放双手出门上班了, 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不利。

暴言之外,万斯政治态度的转变也有些喜剧效果。

起初,他强烈抨击特朗普执政。

如今,却与其并肩,称颂特朗普是「伟人」。

颇具戏剧化的背后故事经由采访被挖,一度有了吃瓜的味道。

鱼叔刚写完韩国的政坛丑闻,很多鱼友在文章下面感叹现实有时比影视作品更荒谬。

但政客们退场登场之所以能掀起热闹,不仅因为那些喧嚣闹剧和博弈手段。

本质上还是他们贩卖着大众关心的未来生活愿景。

就像万斯的热度里,除了一些看戏的目光,还有很多人确实在他身上找到话题点和共鸣感。

比如,底层出身、家庭复杂、生长环境糟糕,却一路逆袭考上耶鲁法学院,再成为畅销书作者,甚至如今不到40岁,已迈向副总统之职。

个中艰辛与困境,以及他个人经历反射出的社会问题,都被写入自传性作品《乡下人的悲歌》中, 再经改编成电影。

而其中确实藏着他的逆袭秘法,和思考出的底层困境真相。

也意外的,与国内的许多现象惊人相似。

电影用一段焦灼的返乡之旅,串联起万斯生活的当下与过去。

让观众看到他逆袭之前的绝望状态,也更好奇他何以走到如今。

比如,纵然看似光鲜地考上耶鲁,但万斯的处境实则捉襟见肘。

打三份工领补助金也填不满高昂的学费,只能依靠额外的实习工作。

可 「乡巴佬」的出身让他受尽冷眼,与城市精英生活格格不入。

实习面试处处碰壁,眼看就要付不出下学期的学费。

偏偏此时又接到母亲复吸的消息,万斯只好在紧张的面试间隙返还家乡看望母亲。

也正是在返乡过程中,回忆与当下体悟思考交织,让万斯意识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似乎贫穷是会遗传的。

外婆早孕生子,丈夫酗酒家暴。

常年浸淫于此长大的母亲,也在命运安排下鬼使神差地走了外婆的老路。

母亲也是早孕离婚,父亲放弃抚养权,她只得一人抚养万斯姐弟俩。

生活的无助导致她酗酒、嗑药、阴晴不定。

甚至还有严重的家暴与自残倾向。

母亲常年在各种男人处辗转,多数同是瘾君子。

环境塑造之下,万斯弃学、打架、偷盗、抽大麻,学了个全套。

底层如牢,眼见又要收监万斯,再无出头之日。

想要改变,说来容易做来难。

就是真正意识到贫穷的存在,下定决心与乱七八糟的原生家庭切割,挣扎出新的人生。

但正如中国家庭常用「孝道」捆绑关系,美国人也有「家庭」意识维持家族互助。

这样的观念,自小就被植入万斯脑中根深蒂固。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万斯无力也无意识地沉溺在原生家庭问题里一路下坠。

但万斯又是幸运的。

在他自我觉醒之前,外婆眼看孩子的沉沦与自己的衰老,决心将万斯从母亲身边打捞。

她态度强硬地围起万斯的生活屏障,叫停他的放纵。

强迫也好感动也罢,终于将万斯推入正轨。

外婆几乎是一同重塑了自己与万斯的家庭观,那就是陪伴不等于一起沉沦。

但外婆离世后,原生家庭问题仍在。

母亲不断复吸,拖垮了自己与儿女。

万斯为此拖延面试回到家乡,沮丧地发现眼前的一切似乎从未改变。

到这,电影也无意识地揭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阶级固化的原因之一正是许多底层家庭的负重太大。

越是贫穷,家中越是需要有人出人头地。

而越是需要,越是焦急。

当出色者的人生略有起色,这份生存焦虑便会迫不及待地转移到他身上。

这就导致,底层人上爬之路不只需要开辟自己的命运, 背后还拖着一家人的期待与生计。

但很多时候,人只是长大,却并未来得及发展成长。

着急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就会被重压束缚导致无法轻装上阵,非常容易倒在难以兼顾的缝隙里。

就像电影里,万斯一度要在陪伴母亲与尽快回城面试之间做选择。

而万斯所谓的逆袭方法,同样也藏在这个选择中。

他意识到,报团取暖无济于事,他留下救不了任何人。

当原点是泥沼,生机就只能向前去寻, 而非停在原地。

看得出来,电影整体还是美国梦的另一种复刻。

所以着重抽取原作中的原生家庭话题来博得观众共情。

但,正如「Hillbilly」并非国内观念里的「乡下人」。

看着开汽车住独栋的底层,咱也确实共情不来。

唯一有些共性的,是鱼叔觉得强调个人在自我与家庭间的取舍有些残忍。

说到底,底层人之所以要有所取舍,根本上还是贫穷带来的无奈。

事实上,电影对这种贫穷诅咒进行了归因,也恰恰呼应了万斯现实中在政治领域受到瞩目的原因。

一切悲剧,都被归咎于美国工业的凋零和「铁锈区」的没落。

曾几何时,万斯生活的俄亥俄州是美国重工业发达区。

工厂轰隆作响,白人蓝领仅凭体力劳动就能获得体面的生活。

这正是外婆十三岁未婚先孕却得以成功组建维持家庭的原因。

但当时代风向过去,美国步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重工业凋零,繁华城市衰败,犯罪丛生。

工人们失去工作与收入,贫穷的诅咒降临。

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缠绕,以万斯家族为例的白人蓝领阶层也就此困在精神创伤与无穷尽的失意堕落中。

另一方面,工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家乡成了乡下,万斯的家人在如今也成了主流社会眼中的「乡巴佬」。

正因如此,万斯所代表的底层、蓝领子弟等身份标签才能磁吸相同失意群体的选票。

每一张都藏着一份希冀,仿佛在说,「他可以脱困追梦,我们也就有希望」。

相似的失意,让人联想到中国东北重工业区的凋零。

《漫长的季节》的故事,就是时代与个人创伤的绵延与修复。

范伟饰演的王响曾是钢厂工人。

重工业发展期,他对这份职业的荣誉感溢于言表。

对内对外,有里有面儿。

但当产业布局调整,下岗潮与钢厂倒闭成了一道时代疤痕。

与儿子的离开一起,压垮了一个母亲、一个家庭、一座城市。

电影《钢的琴》里,下岗的钢厂工人陈桂林也成为城市的缩影。

钢翼已折,留不住土地上的人。

如今再提工厂蓝领,也早已不是主流面孔。

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生机丧失在流水线操作台上,也消失在大众视线中。

这时再看幸存者政客们许诺的底层逆袭和再创光辉的童话。

大概也能明白,热闹声中不过尽是些想过好日子的底层人罢了。

于是滑稽之下,又不免悲凉起来。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