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落幕 台印度關係能否更上一層樓?

印度总理莫迪。中央社资料照

4月3日,花莲近海发生芮氏规模7.2地震,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社群平台X发文表达慰问,并称印度与台湾人民同在。

印度多名智库专家及资深媒体人表示,这是首次有印度总理在社群平台发表有关台湾的贴文。

时间回到3月中旬,莫迪主持半导体工厂奠基仪式,也公开提到「台湾的领导人」正以视讯方式观礼;他口中的「台湾的领导人」包括外交部次长田中光、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副总谈判代表杨珍妮,以及业界人士等。

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邦议会议员阿加渥(Amit Agarwal)告诉中央社,「莫迪总理跟台湾很亲近。」

阿加渥说:「台湾是我们的朋友。中国会侵犯邻国的领土,和中国相比,我们更喜欢台湾。」

莫迪曾于1999年11月访台,当时他是印度人民党(BJP)秘书长;莫迪2014年担任总理之后,内阁成员也有多人在入阁前访问过台湾。

本届国会下议院选举,BJP以及联盟政党在543席中拿下超过290席,将展开连续第3任执政,莫迪预料也会连任总理。

但如果本届大选是由在野联盟取得多数席位,台印度日渐升温的关系恐将面临变数,因为在野联盟的龙头「国大党」(Congress)曾于2008年8月与中国共产党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

印度智库「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CCAS)夏海娜(Namrata Hasija)说:「如果莫迪再次出任总理,我认为台印度关系会有更多的进展。我们看到莫迪总理多次谈到台湾,印度政府也罕见地颁发莲花奖给台湾人。」

印度内政部今年1月宣布公民荣誉奖项「莲花奖」(Padma Awards)的得奖人名单,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是8名得奖外籍人士之一。

虽然如此,基于印度谨慎的外交政策以及紧张的边界情势,夏海娜表示,短期内很难看到台印度高层官员或国会议员互访。

至于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夏海娜也不认为会有大幅进展,因为印度就是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与中国对抗。她补充,就算莫迪政府有意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只要边界问题没解决,也会遭到印度民众强烈反对。

中国与印度于2020年6月发生流血边界冲突,此后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今年5月1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一职出缺18个月之后,派遣外交部部长助理徐飞洪补实,5月31日与和另6国大使向印度总统慕尔穆(Draupadi Murmu)递交国书。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潘孟吉(Manoj Kumar Panigrahi)同样相信,BJP政府将延续过去的政策,深化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民众将看到印方释放更多友台讯息及行动。

他说,「台印度关系在政治层面或许仍有挑战,但非政治关系必然会深化。」

潘孟吉预测,台印度关系会朝正面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有愈来愈多的台湾公司来印度投资,对这些台商来说,印度的执政党没变,投资环境也不会变。

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2022-23财政年度的经济成长率达7.2%,全球曝光度去年因举办20国集团(G20)峰会而增加,国际地位也因地缘政治而提升,大环境相当有利。

BJP的竞选政纲显示,再度执政后将聚焦于年轻人、妇女、农民以及贫民等4大族群,透过提升社会福利、良好治理、主办奥运,以及加强实体与数位基础建设,包括兴建高速铁路,让印度能在2047年跻身已开发国家之林。

莫迪最近在电视访问中也承诺,将致力于推动观光、发展半导体,并打造世界制造中心。

然而,新政府也将面对诸多问题,包括经济发展成果未能雨露均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居高不下、东北地区动乱、宗教仇恨造成的社会撕裂等。

印度上议院议员、伊斯兰教徒克汉(Javed AliKhan)告诉中央社,印度过去10年的政绩并不理想,这不仅是穆斯林的视角,对一般民众来说,也是如此。

克汉指出,农民持续示威,要求政府保证农作物收购价格;年轻人走上街头,要求就业机会;妇女和弱势族群在呐喊,要求消除歧视。

他说,「印度需要进一步的改变,而选举结果将决定未来的风向。我们共同努力,让改变发生。」